(四川省剑阁县羊岭小学校 628300)
摘要:关于“读”,古往今来已有许多经典言论。譬如,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中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明朝教育家朱熹《训学斋规》中的: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不难看出,“读”是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为此,语文教师应对学生朗读的形式加以研究、实践,从而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读出兴趣,读出精彩,读出对课文更深层的感受、感悟。
关键词:朗诵形式;确保时间
学生的朗读活动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譬如范读、配乐朗读、诵读、单齐读、分角色读等等。但是每一种朗读形式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应用范围。教师如果对学生的朗读教学理解不清晰,运用不恰当,反而会影响学生正确的理解文章内容,甚至于抑制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结合多年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究,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开展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
一、结合课文选择适当朗读形式
课文决定着学生的朗读形式,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前要对课文有深刻的认识,结合自己的认识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朗读形式,通过有效的朗读提高学生对课文所表达情感的认识和理解。譬如在教学对话较多的课文时,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去朗读、去感受不同人物的内心情感和特点。在教学诗词一类的课文时,可以根据诗词的内容以及所表达情感选择一些恰当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朗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在朗读时的情感,还能促进提升学生对诗词所表达情感的理解。在课前的准备中,教师应结合课文选择好适当的朗读形式,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中朗读的效果。
二、让学生有充足的朗读时间
如果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没有进行充分的朗读活动,那么教师在对课文进行分析时,学生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词句结构不能产生真正的认识,亦或者这样的认识不是基于他们自己的理解,只是源于教师的单方面传输,他们并没有真正的产生来自于自己头脑的深刻认识,这样的阅读教学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教师要坚持对学生的耐心和信任,少讲精讲,把时间留给学生,放手让他们去朗读、去感悟,强化他们的自读感知,结合学生的自读感知再进行对课文情感和词句结构的分析,这样学生们才会对课文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教师要对课堂阅读教学的时间进行规划,从而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朗读。
三、创设情境,读出个性
在学生的朗读教学中,既然确保学生能够共同进步,同时也要激发学生的个性朗读能力发展。因此,教师不要总是以范读、仿读、齐读的形式来开展朗读教学,这样的形式会限制学生的情感表达和自我表现欲望。在学生获得了一些基本的朗读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后,教师要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让他们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朗读来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对课文所表达情感的理解。学生之间的不同朗读语气,展现的是他们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这样的展示同时也引起了其他学习伙伴的思考,这不仅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对课文的主旨、思想情感进一步得到有效的深化和更全面的理解,同时让他们感受到朗读教学的多样化,也可以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
四、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升
在朗读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朗读表现,笔者发现学生之间的朗读能力是存在的差异。在读同一篇课文时,有一些学生就能读富有情感、有声有色,而有一些的朗读听起来就十分平淡、缺乏感情色彩。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朗读中提升他们的水平呢?笔者认为同伴之间的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是较为有效的朗读教学策略。在朗读的时候,应让不同的学生进行朗读,结束后组织学生集体的评议,分析哪些同学朗读更加富有感情、读的更好,重点要让学生明白好在哪里,从而让其他朗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明确朗读的方法和技巧,然后结合学生们的总结,让朗读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再一次进行朗读。以《索溪峪的“野”》这一篇课文为例时,在赏析“索溪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这一句话时,笔者让几位学生分别进行了朗读,再组织学生进行评议,最后经过学生们的讨论,他们总结出了其中一位同学的朗读成功之处他将索溪的调皮、可爱充分读了出来,在形成这样的认识,再引导学生重新朗读,这时候学生们的情感自然就丰富多了。
五、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在阅读教学要以多种形式开展让学生进行朗读,进而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以开展朗读比赛为例,利用比赛紧张、刺激的氛围,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朗读欲望,同时还能让他们体验到朗读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这样的朗读比赛,可以分为学生之间的单独评比,可以分为男、女生之间的比拼,也可以分为小组之间的齐读比赛。
综上,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朗读,一方面是量的把握,另一方面是对质的提升,让学生的朗读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掌握课文中所蕴含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葛俊生.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