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概括能力的培养--作者:杨德海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概括能力的培养--作者:杨德海
                       广西靖西市第七小学            533800
语文教学中的概括能力,指的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的能力,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文字)把所读所听的内容准确表达出来的能力,从现象中揭示本质,能把具体形象抽象化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的培养是很有意义的,其主要方法有:
   一、课题扩展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文章的中心、主要内容及其作者的情感等关于课文的很多信息。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首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满,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
  有的课题是文章的中心句,可以围绕中心句,引导学生展开提问,紧扣关键问题,将课题读厚,进而把握文本主要内容。如《草船借箭》一课,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填空:______(谁)______(向谁借)在这句话的前后各增加一条线,让学生补充是什么情况下,结果如何。三句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句话是起因,第二句话是经过,第三句话是结果。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读完一篇课文,必须想想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是一件事情,在说主要内容的时候要说清楚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
  通过这样的训练,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更明确,他们能用简洁的语言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段意归并法
  一篇文章是由很多段落组成的,因为文章的段落和段落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很大的逻辑联系,我们可以通过概括出每段段意,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舍掉次要的和重复的,把主要的段意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一篇文章可以分为几段,每一个段落大意都概括了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段意归并法并不等于各段大意的总和,概括时一定要注意区别重点段落与次要段落,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三、要素串联法
  不同的文体类型,文章的要素不同。例如写人叙事类的文章,一般都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只要弄清楚这几个要素,并加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把握了。
   如《飞夺泸定桥》一课,首先要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些信息筛选出来:时间是1935年5月,地点是大渡河,人物是红四团,事件是围绕红军飞夺泸定桥这一中心事件来写的。经过串联、补充,学生很快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四军抢时间先于敌人援兵赶到泸定桥,英勇战斗,终于夺下了天险泸定桥,渡过大渡河奔赴抗日的最前线。这样的串联,学生的概括能力自然得到提升。
   四、关键语句链接法
  小学课文中很多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非常具有典型性,例如“总分总”或者“先具体后概括”,有些文章还存在着过渡句。教学时可以抓住其特点,并以此为教学切入点,充分利用这些总起句、概括句、过渡句,从而很快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如《桂林山水》这一课,第一段是总起,我们就可以抓住“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总起句,作为这一段的段意。第二、三两自然段是分述,先写“漓江的水”,我们找到“静、清、绿”三个关键词,就可以把第二段的段意概括为:“漓江的水静、清、绿。”再写“桂林的山”,我们找到“奇、秀、险”三个关键词,就可以把第三段的段意概括为:“桂林的山奇、秀、险。”第四段是对全文的概括,我们可以抓住对全文起概括作用的那两句诗,把段意概括成:“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如同在画中游。”
  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的这种有利条件,让学生学会抓住总起句、概括句等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语,来教会学生进行分析概括。
   总而言之,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一定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积极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运用恰当有效的方法,认真投入文本阅读,体会文本内容,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