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探讨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三种有效方式--作者:孙琼英

探讨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三种有效方式--作者:孙琼英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第二初级中学  637100
摘要: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其成功与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课堂效果。一线教师应注重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勤于总结,同时要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恰当方式,以期每节课的导入环节都能换发光彩,充分发挥功效。结合实例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三种课堂导入方式,希望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有所助益。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有效方式;教学体会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课堂教学的序幕和前奏,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课堂效果。就目前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课堂导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授内容的具体特点及自身教学风格灵活选择恰当方式,以收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之效。以下,笔者拟结合实例探讨三种比较重要的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式,希望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有所助益。
一、悬念导入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学生心中存在较大疑问、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较大程度激发时,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自然将得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从而真正地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对于一些题目较为平淡,表面上不易引发学生兴趣的课文,可以在导入环节精心准备饱含悬念的导入语,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新课学习中来。例如《蜡烛》一文,题目就颇为平淡,笔者在教授该课时设计了以下导入语:“蜡烛,曾是人类的主要照明工具之一,它燃烧自己,驱除黑暗,它所发出的或明亮、或昏黄、摇曳动人的光线往往能撩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出动人的遐想,因而蜡烛常常象征或寄托着不同的精神和情感。如我国唐诗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现代还有一首著名的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这些例子中有的借蜡烛烘托奉献精神,有的借蜡烛寄托离别之情,有的借蜡烛歌颂母爱。可见,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蜡烛在不同的情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含义。那么在我们今天所学的这篇课文中,蜡烛代表着什么呢?这是一支怎样的蜡烛?有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著名的《蜡烛》……”小小的蜡烛具有非同一般的文学象征意义,在老师点明前学生一般是不会注意这一点的,以此为契机,通过带有悬念的导入語,就很自然地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欲望。
二、故事导入
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初中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喜欢“猎奇”的年龄阶段,借助与新课主题相关的趣味故事进行课堂导入,往往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来看,故事导入法的运用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善于选故事、讲故事,并能顺畅地引出新课,达到顺理成章、自然无痕的效果。试举一例,在教学《斑羚飞渡》一文时,笔者即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各位同学,今天这节课,老师先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在四周大火的威胁下,所有成员迅速聚集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存之机,它们勇敢地滚进了火海之中。最外层的蚂蚁不可避免地被火焰吞噬烧焦,噼噼啪啪声响惊心动魄。蚂蚁聚集成的球体越来越小了,但这团蕴含着生命力量的球体始终快速地向前滚动,最终,这团球体滚出了火海,到了安全的地方,剩下的蚂蚁成员虽然已经很少,但他们最终逃出生天……这是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在生与死的抉择中,谁不渴望生呢?但为了种群的延续,某些成员奉献了自己的生命。这节课,我们将要聆听一个类似的、更加悲壮感人的故事,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斑羚飞渡》一文……”这样就以一个类似主题的故事作为铺垫,引出的新课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为其听课效果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情境导入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础学科,学好语文需要学生的情感参与,这是与理科学习最大的不同。因此缘故,创设情境就成了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环境或氛围,以激发学生一定的情感或态度体验,从而使其感性情感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教学情境按形式来分可以分为语言描述情境,现场演示情境以及多媒体展示情境。在多媒体设备与技术深入中小学课堂后,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不仅方便快捷,而且更容易达到效果,用途也更广泛。因其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多种信息呈现形式于一体,便于学生多感官立体化接受信息,从而给予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授《安塞腰鼓》一文时,借助多媒体创设基于视频的形象化情境就非常的方便,且效果是最好的。因为安塞腰鼓的表演场面热烈而气势恢宏,仅从文字或描述上去感受的话“力度”不够,但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视频中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实景场面,其情感因素便很容易得以充分调动,从而达到良好的导入效果。
综上所述,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初中语文教学中比较常用的课堂导入方式。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有效的方式,作为一线教师,应注重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勤于总结,同时善于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以期每节课的导入环节都能焕发光彩,充分发挥功效,从而为整体课堂效果的提升奠定有利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振波.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导入艺术[J].学周刊,2015(24):240.
[2]史正清.探究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2):64.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