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发散思维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研究--作者:周元

发散思维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研究--作者:周元
                           四川省剑阁县龙江小学校     628317
 
摘要: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它不按常规,寻求变异,对所给的数学信息,敢于从不同的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找出尽可能多的途径,用不同的思路,从不同的路径来获取新知识、新方法。
关键词:思维特点;发散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注意诱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通过对已有知识的训练,适时引导学生的求异意识,鼓励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新思维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疑问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没有问题就没有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知识。教学中,对于教材中的开放性问题,“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教师要善于利用具体事例,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思路思考问题,通过竞赛比武的方式,鼓励学生多提问题,看谁提的问题多,以此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二、转换思维角度,训练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在数学教学中,加减、乘除、加乘之间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那么减乘之间呢?如72可以连续减多少个8为0?教师应启发学生转换角度去思考,从减与除的关系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只要看成72里有几个8?,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的练习,既掌握了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训练了学生思维求异性。
三、转换思维方式,训练学生思维的联想性。
联想思维,是一种表现想象力的思维,联想思维的过程是由易到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通过想象可以开拓思路,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以“72可以连续减多少个8为0?”为例,教师先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6连续减几个几为0?”,这时全班同学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1)6连续减6个1。(2)6连续减2个3。(3)6连续减3个2。这类简单问题的解决,对于比较难的 “72可以连续减多少个8为0?”的问题,就不难而解了。由此可见由简单到复杂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四、采取多种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在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巩固与升华所学知识。
1.一题多变。当学生的解题思路受到阻碍时,使学生能够及时摆脱思维定势的干扰,通过变换条件,变换结论,变换命题等,使之变为更有价值、更有创意的新问题,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获得“一题多练”“一题多得”的效果。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李平家的家禽。鸭有30只,鹅有20只,鸡有45只。
(1)鹅比鸭少多少只?(2)鸡比鹅多多少只?(3)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学生解答后,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鸭比鹅多多少只?(2)鸡的只数比鸭和鹅的总数少多少只?……
通过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有关加减问题的计算方法,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应变性,提高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变通性。
2.一题多解。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多解因素,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鼓励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思考问题,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题技巧,还可以发挥学生的独特见解,培养学生能从多种解法的对比中优化最佳解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发散思维不断得到增强。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组买了9个。第二组买了6个。每个面包3元,第一组比第二组多花多少钱?
(1)9×3-6×3=   (2)9×3=27   6×3=18    27-18=   (3)(9-6)×3=
学生通过探究学习,不仅显示了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求异性,还使学生明白了最后一道算式,是一种简便算法。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积极性。
3.一图多问。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时,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仔细观察图意,认清事物,理解題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7”的认识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要求学生回答:
(1)图上有几个老师,几个学生,一共有几人?
(2)图上有几个男的,几个女的,一共有几人?
(3)图上有几个擦桌椅、扫地的?有几个擦黑板、端水的?一共有几人?
通过解答,使学生不仅能较系统地感知7的组成知识,还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一题多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发散式提问的方式,直接激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让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想法。
人教版义务教科书二年级下册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表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1)余数小于除数。(2)反之,除数大于余数。(3)除数比余数大。……
学生提出的不同表示意义,充分显示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的特点,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灵活多变的解题思路,同时还使学生找到了有效地学习方法和技巧,更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