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浅谈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作者:林全芬

浅谈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作者:林全芬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实验幼儿园      553400
摘要: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的幼儿,自控能力较差,教师要抓住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交替进行的重要时期。虽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但同样也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教师不能错失良机,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孩子踏好人生的第一步。
关键词:幼儿教育;行为习惯;培养方法
心理学认为,行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它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而有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在大脑中建立了稳固的神经联系,只要在接触相同的刺激,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相同的反映,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反复强化的产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成自然。”因而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具有自动化作用,它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简而言之,习惯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希望。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热切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让孩子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健康的人格。因此,教师应该从小处着眼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出发点。那么究竟应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呢?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教育者要用心更新完善教育理念
古人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然而在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问题上,家庭和幼儿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偏差。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老师,今天学拼音(做算术题)了吗?”“老师,今天我的孩子吃了几碗饭?”而很难有家长这样问,“老师,我的孩子在幼儿园收玩具了吗?”或者“老师,我的孩子拿别人的东西了吗?”作为家长他们往往关注与幼儿智力和身体的发展,忽略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期是一生的启蒙阶段,仅仅将知识技能的学习,智力的发展和品德的培养作为教育的任务是不够全面的。智力的开发、品德的培养乃至性格的形成却受到个人行为习惯的影响,教师应重视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形成的常规训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师应科学引导家长的育儿观,同时也应通过各种学习途径不断完善更新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建立正确合理的教育观、儿童观,这对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家园合力,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家园双方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使每位幼儿都健康的成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更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在幼儿园,通过各种方式,如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幼儿成长手册,让家长了解科学育儿的知识,并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连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还会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可以让家长亲眼目睹孩子在园的表现,让家长也可以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通过设置一些有趣的亲子游戏,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让家长和幼儿在愉快的情景中,受到教育感染。而家庭也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从小萌发爱美、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最后,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來,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巩固养成。
三、关注孩子需要,善用教育技巧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寓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于游戏中,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游戏中的幼儿会有愉悦的心情,敏捷的思维,接受能力也会更强。通过游戏的活动过程,幼儿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记得班上有这样一个孩子玩玩具总是喜欢把玩具到处扔。玩完后也不懂得收拾,见爸爸妈妈来接自己了总是拔腿就跑。刚开始笔者只是告诉他说,“你再把玩具到处扔或者玩了之后不把玩具‘送回家’, 以后老师就不让你玩玩具了。”可有时候忙起来也就忘了惩罚,于是这样的话语也发挥不了它应有的作用,孩子不但没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后来有一天发现他又“老毛病”故犯,便引起了重视。立即走向孩子,问“宝宝,你是不是特别喜欢扔东西呀?”只见孩子一个劲的点头。好奇的再发问:“为什么呢?”孩子随口答到:“打坏蛋呗!”孩子竟然如此喜欢乱扔东西,何不让他“发泄发泄”呢?于是针对这一情况,笔者特地设计了一个打怪兽的游戏,让孩子尽情的扔。游戏活动结束后让孩子明白了什么东西可以扔,什么东西不能扔,以及被扔的对象一定是不好的人或者事物。经此游戏后,孩子有了发泄的场所,他的这一行为终于有了好转。为保持这一良好行为习惯,后期还经常给小朋友讲有趣的故事,如《动物宝宝的屁股不见了》以巩固此良好行为习惯。为了争做乖宝宝,孩子们乱扔东西这一不良现象在班上有了好转。
四、“榜样示范法”教育感染作用不可小视
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不能只靠说教,更重要的是以身立教,最直接的身教就是“榜祥示范法”。它主要是以教师的优良品质和模范行为去影响孩子,它可以把高深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具体化、人格化、情景化,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形成好习惯、好品行,这种方法更富于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幼儿期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及行为习惯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辩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不论是家长或者老师要都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十分重要的。
五、“表扬鼓励法”利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鼓励和表扬就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道精神营养大餐,孩子和大人一样爱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他们通常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教育家陈鹤琴教授曾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的。”本班有一女孩自幼和奶奶一起生活,由于奶奶年龄大了,一时大意疏于照顾,孩子的手不小心被烫伤,为此奶奶觉得很是愧疚,自那以后便倍加疼爱小孙女,后来促成了现在的她:上课随意走动,只要是自己喜欢的玩具就去抢小朋友的来自己玩,教师让小朋友写作业的时刻就是她以上厕所为借口为自己开脱出去玩的时刻。如果教师不许她去,她就乘教师不注意时,悄悄溜走,完全不听教师招呼。有一天又到了写作业的时刻,只见她站起来正准备寻求她的借口时,笔者立刻打断了她,忙说“乖乖,你是没有笔吧?老师这里有。而且马上表扬她说,你看,某某都知道写作业了,很有进步。”见老师这样说,她点了点头,后来也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了老师交给的任务。虽然完成得不是很好,但真的进步了。由此看来,哪怕孩子身上有再多的问题,也有符合她胃口的“弱点”,那就是表扬和鼓励。
由此看来,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它离不开教育者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完善;离不开家庭与幼儿园的默契配合;更离不开教师教学技能技巧的提升;榜样示范法、表扬鼓励法等等种种因素都将影响着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要做到抓反复,反复抓,“用心、用力、用情、用巧”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使其受益一生。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