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浅议我培养孩子爱心的点滴经验--作者:巩佩佩

浅议我培养孩子爱心的点滴经验--作者:巩佩佩
                       新疆阿克苏市库木塔木阔滚其社区“双语”幼儿园
爱心是从小培养的,也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积累培养起来的。但当今许多孩子自私、冷漠、缺乏爱心,不懂得回报,不善合作,针对孩子的这些现象,我认为应当从小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高尚爱心情操。那么如何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呢?下面就谈一下我是如何对孩子进行爱心培养的。
一、向孩子进行敬爱父母的教育,让孩子有爱心
1、父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培育孩子的爱心
要培养有爱心的孩子,父母首先自己要有一颗爱心,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比如:前几年,因为我们家房子小,我妈没有和我们住在一起。因此,我们每周都要到我妈那里两次,向我妈问寒问暖。我妈如果病了,妈妈就接到我们家里精心服侍。平时有什么好吃的,就给我妈送去。如果夏天下大雨了,我就赶紧骑车赶到我妈那里看一看房屋有没有漏雨,冬天天气寒冷,就早早地棉袄给我妈送去。每逢过年,我都要给我妈购卖新衣服。去年,我们家买了一套新楼房,我赶紧把我妈接到新房子里和我们一起住,每天上下班都与我妈打招呼,有时间就陪我妈聊天、散步。再比如:逢年过节,我能照顾和关心隔壁邻居的老人,给他们送去好吃的食物。这一切,都被幼小的儿子看在眼里。我孝敬外婆,关心周边老人的爱心,起到了良好的榜样作用。让孩子心理也慈生了爱老人、爱父母的良好情感。可见,父母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父母的言行举止,父母的以身作则对培养孩子的爱心是多么重要呀!孩子以父母为榜样,使孩子从小形成了敬爱父母的良好品德,一种爱心在孩子幼小心灵深深扎了根。
2、父母注意言行,起到表率作用,让孩子富有爱心
孩子只有了解父母,才会真心爱父母,关心父母。比如:我和爱人工作都很忙,爱人有时工作到深夜,第二天还要按时去上班。我就告诉儿子,爸爸妈妈工作都忙,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着爸爸和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每天我回到家中,一有时间就自觉看书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每当我拿着荣誉证书回家,全家就一同庆贺。我爱人不论工作多忙,都挤出时间给儿子讲故事,丰富他的知识,开阔他的眼界,还和儿子一起游戏。儿子很懂事,每天按时上学,放学后自觉地弹钢琴、画画。双休日整理自己的房间、收拾自己的玩具,和父母一起打扫卫生,再做一些家务活,尽量不给父母添麻烦。由于受我们的影响,孩子从四岁开始,就懂得帮父母分担解忧。由于父母和孩子交流、交谈、分享快乐的事情,孩子和父母一起游戏,一起干家务活,加之父母做事处处起到了表率作用,不但让孩子的爱心真正得到了发挥,而且也增强了孩子的爱心。
3、从点滴做起,让孩子懂得回报父母,培养孩子的爱心
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首先要让孩子学会从具体的小事做起,懂得回报父母的爱。比如:在我儿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教他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他做这些事的时候,我夸他的小手能干,减少了爸爸、妈妈的劳累,这是对爸爸、妈妈的爱。受到我们的赞扬,孩子的干劲就更大了。如果叔叔、阿姨等长辈给他送了礼物,他就弹首钢琴曲表示感谢。在长辈过生日时,我们让儿子给长辈送小礼物,老人生病的时候,鼓励他去看望老人。家中成员病了,我们引导儿子去关切地问候,并让他回忆自己生病时大人是怎样做的,让他也学着做。有一次,我生病卧床在家,爱人上班时嘱咐儿子在家照顾我,儿子在我跟前问长问短,隔壁的小伙伴来约他出去玩,儿子也放弃了出去玩的机会,继续在家陪伴我。最后在我动员下,孩子在我床前放了一杯水,一个暖瓶,并让我有事喊他,才与小伙伴出去玩,这事让我特别受感动。通过点点滴滴的一系列小事,既增添了父母时间的情感,又培养了孩子的爱心。在父母的感染之下,孩子的爱心逐步得到了提高和增强。
二、向孩子进行敬爱长辈的的教育,增添孩子的爱心
1、要培养有爱心的孩子,也要注重培养孩子尊敬长辈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首先我十分注意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和感染孩子。让孩子懂得不仅尊敬和爱戴自己家中的长辈,而且对幼儿园和学校的老师,父母的同事,医院的大夫,街上的环卫工人等,都要尊敬。比如:为了减轻清洁工人的劳动,我儿子在街上从来不乱扔杂物,都是主动将纸片、果皮、饮料瓶扔到垃圾箱里。在则,我还利用最能体现爱心和关心他人的事情来教育孩子。比如:孩子第一次看见一位残疾朋友,走路时拄着拐杖艰难地挪步,就赶紧跑上前去问:“阿姨,您需要我帮忙吗?我扶着您走行吗?”结果那位朋友逢人便夸我的孩子有礼貌、懂事。其次,在节假日,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等长辈给我儿子送了礼物,他就弹首钢琴曲表示感谢。在长辈过生日时,我们让儿子给长辈送小礼物,老人生病的时候,鼓励他去看望老人。给老人喝水、吃药。这些小事,在成人眼里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培养孩子的爱心却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让孩子尊敬长辈,既培养了孩子的爱心,也增添了孩子爱长辈的情感。
2、利用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培养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
我利用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母亲节我指导孩子做爱心卡、用扭扭棒做红花送给妈妈,用木珠穿成项链戴在妈妈的脖子上,和妈妈、老师、小朋友一起演唱红歌,以此增加爱妈妈的情感。父亲节邀请爸爸来到班级,给爸爸倒茶、切水果,让爸爸和孩子一起做手工。重阳节给老人剥橘子,吃香蕉,拥抱老人,给老人吃捶捶背、揉揉肩膀,表演《感恩的心》。晚上在家里给老人洗脚。这样做,让孩子从小怀有一个感恩的心,以此培养孩子的爱心。
三、向孩子进行兄弟姐妹及同伴的教育,搭建爱心桥梁
1、在生活中,向孩子进行友爱兄弟姐妹,培养爱心
在家庭中,父母除给孩子讲述一些道理外,还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好的生活环境,让其多接触同辈中最亲近的兄弟姐妹,培养他们的感情和友谊,使他们形成亲兄弟姐妹间的情谊,以利于从小形成同辈间的互敬、互谅的良好道德风尚,以利于在今后的学习和社会生活中与人团结友爱、平等相处。比如:我们在孩子面前,经常把我们小时候的事情讲给他听,讲小时候生活的艰难,如何把好吃的东西和兄弟姐妹共同分享,有好玩的东西共同玩,怎样相互帮助,共同克服困难等等。并引导他对兄弟姐妹加深感情,有好吃的,好玩的,提醒他分给他们一起吃或者一起玩,使孩子慢慢地把弟姐妹视为自己的亲兄弟姐妹,使其自觉对大的尊敬、对小的关心爱护。
2、在幼儿园与同伴友好相处,建立爱心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接触最多的还是同伴。在幼儿园孩子都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比如:下雨天,儿子看见没有带雨伞的孩子,能够自觉地与没带雨具的孩子共同使用雨伞。在幼儿园组织手拉手献爱心活动中,儿子能够积极捐款,参加爱心储蓄。对有困难的孩子给予帮助。比如:有一次,周宇小朋友下午离园时,丢失了自己喜欢的玩具,他孩子使劲地哭,不愿意回家。儿子看见了主动走上前安慰他,并对周宇说:“你不要哭了,明天我把我家里的玩具一定给带来”。听了儿子的画,果然周宇不哭了。儿子的同情心和爱心,让周宇十分感动。
以上是我培养孩子爱心的点滴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始终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影响孩子,教育孩子要善解人意,乐于助人,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做一个能尊敬长辈、友爱同辈的人,要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