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方法--作者:张晓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方法--作者:张晓妮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小学 710100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本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出发点,各种版本的新课标教材,基本上都是按照“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方式编排的,目标都指向引起学生的知识需求,从而产生兴趣。由此可见,情境教学称得上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大力应用。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地位,倡导教师通过创建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情境教学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来,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进行几点研究。 
  一、小学数学课本的编排特点
  常言道:“数学使人聪慧”!但真正想聪慧起来并不容易,也就意味着想学好数学并非易事。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小学阶段的数学,虽然在难度上有所控制,但是数学学科原本的性质并没有改变,它依旧具有抽象性、逻辑性以及实用性的特点,小学课本中一些概念、定义等教师如果简单说教,学生很难理解。为了达到教有所成的目的,教师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方法,来简化这些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轻松掌握,情境教学法恰恰能够满足小学数学的需求。教师借助情境教学法,能够将抽象知识点直观化的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借助情境,能够置身其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一个个生动的情境,为学生营造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兴趣使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教学目标相对容易完成。在教材的编排上,专家们更喜欢选择学生喜欢的童话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吸引学生,而以上种种,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合理创设情境,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1.情境的导入要激起思维的欲望。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没有兴趣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手段,有些是外部激励,有些是内部驱动。我们认为,在课堂上,最能激起学生思维欲望的动力来自于富有挑战的情境。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较小,学习能力不完善,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创时,应该尽量使用简单易懂、富有趣味性的语言,确保学生能够了解教师说什么,这是开展教学的第一步,在这个基础之上构建情境,引发兴趣,才能够真正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和作用。 比如二年级“倍的认识”这一节内容,教师可以创设小动物们秋天收水果的情境,之后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各种水果的数量之间不仅存在谁多谁少的关系,还存在“我是你的多少倍”这样的关系。之后的练习,仍然是小动物们之间比赛收水果。这样的情境设计,虽然简单,但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为有趣的童话情境是最好的契机。再比如,在教学“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最喜欢的动画形象“熊大、熊儿”编成故事:有20个桃子,5个小动物,这个时候熊大和熊二可为难了,它们要怎么分,才能够让每个小动物都获得一样多的桃子呢?这个时候学生的兴趣高涨,都会纷纷举手回答,这个导入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在这样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加轻松的领会数学知识和魅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情境要慢慢走出童话,走进生活,让学生学身边的、有用的数学。因为孩子毕竟只是孩子,干巴巴的知识取自于生活,同样对他们有吸引力。比如,教学五年级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创建这样的生活情境:妈妈将三个同样大小的苹果平均分成了不同的份数,老大吃了第一个苹果的4份当中的1份,老二吃了第二个苹果的8份当中的2份。老三吃了第三个苹果的12份当中的3份。那么问题来了,这三兄弟,谁分到的苹果最多呢?这个情境不仅富有趣味性,容易理解,同时也蕴含了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取出不同的份数,但是却表示相同的大小这个含义。
 教师在创建教学情境的时候,不能拘泥于一个方法,或者一种形式,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故事可以随时进行改编,即便是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灵活改变情境的设计,目的就是更好的带动学生学习,帮助学生。
 2.针对教材内容,灵活运用各类情境。小学数学课本上的情境图大致分为故事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活动等三类。为了解学生意向,更恰当地使用情境图,我们利用网络平台中的“问卷星”进行了调查研究,共收到856份有效答卷,其中的一个单选题目为:你喜欢老师如何在课堂上使用情境图?给出了如下答案:A.创设故事情境、B.创设生活情境、C.开展游戏活动。三个选项对应的人数分别为:291人、177人、388人,相应的百分率则为34%、20.68%、45.33%。从所给选项的答案可以看出,孩子们希望数学课是丰富多彩的,不管是可以参加的游戏活动,还是有趣的故事情境,亦或来自于身边的小故事,都愿意接受。相比较而言,游戏活动最受欢迎,占45.33%。其次希望老师能把故事带入课堂,有34%的学生选择了该选项。
既然开展游戏活动最受欢迎,那么教师不妨多给学生“做数学”的机会。以孩子们认识100以内的数为例,我们创设了“庆祝100天的”活动情境,希望通过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感悟概念、培养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具体过程如下:(1)开学第一天,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一个要用100天才能完成的计划,带着孩子们在日历上找到第100天,并告诉他们,要用1~100这些数来记录每次上学的天数。(2)数到100:请孩子们学习从1到100的数,找出可以排成一排(或一列)来数数的物品。(3)凑100:了解与100有关的物品。比如一张100元人民币相当于10张10元人民币或者100张一元人民币等,体验10个十或100个一可以凑成整百。(4)找出生活中能用100以内的数来数的物品,把它记录下来,比如数学书的页数,作业本的张数,计数器上的珠子、一把豆子的个数等等。(5)测量100:和伙伴们合作测量100个为一串的东西。比如100根牙签排队站,100个脚印一串串等等。(6)做与100有关的事情:可以要求孩子们去做一些事情,这些事情要用100来计数,如每天跳绳100下,在学校里捡垃圾100次,100天累计做好事100件等等。(7)结束:第100天到了,学生交流展示在100天内完成的计划。大部分孩子们完成的非常棒。整个活动过程中,在老师的统一调控下,孩子们通过实践体验、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合作分享,真真正正体会了“做中认识100”的乐趣。虽然耗时较长,但是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持之以恒做事的品行,还让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了100的意义,培养了数感的。
3.参考学生心理特点,创建教学情境。纵观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跨度特别大,6岁还是懵懂幼儿,12岁已是少年,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有效的、恰当的情境,为学生的学习铺桥搭路。创建教学情境,要注意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小学低段时游戏和动画是最能够吸引学生的手段,教师利用这一点进行情境创建,既能够寓教于乐,又做到了因材施教。在情境教学基础上,鼓励学会独立思考,强化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周期”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可以创设游戏情境。先讲清规则是和电脑玩一玩,看谁是最后的赢家。先请学生与电脑一起玩10次,统计结果。在来第二轮比赛,增加了要求:请仔细观察电脑出的手势,再玩10次后,统计结果。此时教师提出问题:提高难度,你还能保证赢吗?有学生已经很快从两次游戏中找到了规律,教师顺势将话题引导到课题“周倜问题”。以上情境,教师先让学生通过一次体验来感受周期问题,再通过语言引导学生观察电脑的手势,从而找出其中包含的规律。在挑战时,由于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基础和观察分析能力,因此获胜率也提高了。周期问题的精髓巧妙地融入了愉快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玩的开心学的愉快,这样的情境一举多得。 
  三、情境教学不能顾此失彼  
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分析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提升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但是,数学教学应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师生交互的数学学习过程,其本质是是师生的数学思维的对话与互动。而要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关键在于情境的“指向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不在于情节的有趣,色彩的斑斓的动画的精巧。那种看似热闹,有趣的情境,往往有哗众取宠支线,而无教学之功。数学情境的设计要有指向性,尽量简单明了,要借助于学生通过对学数学情境的观察、概括、抽象等思维活动,实现由情境到目标的数学活动过程,进而拓展认知结构和发展数学思维。
总之,教师应该基于教材基础和学生实际,充分利用情境活动,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等各方面因素,合理创建教学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在不喧宾夺主的情况下,把情境教学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论文指导教师:胡婵)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