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主题图有效运用的策略--作者:闫银银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主题图有效运用的策略--作者:闫银银
陕西省西安沣东第二小学     710000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生活情境是数学内容的载体,是情感的诱因,是教学活动的平台”①,因此在教学中主题图的运用尤为重要,有效地创造性地使用主题图能搭建起“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与学生的素养提升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教学;主题图;有效运用
  主题图作为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个载体,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承载着相关的数学知识,渗透着数学思想和信息价值。但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主题图时存在仅仅将主题图用作呈现数学信息,或简单地进行情境创设等问题,缺乏对主题图的深度开发和加工创造,导致主题图没有真正有效地为课堂服务。所以充分发挥主题图的功能价值,赋予主题图以灵魂,使主题图真正“活”起来是当下数学形势的必然要求。笔者结合低年级数学教学关于如何运用主题图谈几点看法。
  一、深挖主题图内涵,让思维得以深化
  教科书中引领学生学习,思考有效实现学习目标的问题基本都是围绕着情境而提出,充分挖掘情境中的内涵能够让学生不断产生问题或多角度引发学生思考,或从不同角度促进学生理解。
  如笔者在执教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一课时,这样利用主题图: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儿童乐园吗?喜欢玩什么?同学们的兴致真高。教师出示主题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儿童乐园。
  师: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算一算有多少人参加了这项活动?在本子上写出算式。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交流,师适时板书。
  教师根据学生回报整理出:坐小飞机:2+2+2+2=8(人)
  坐船:3+3+3=9(人)
  坐小火车:4+4+4+4+4+4=24(人)
  休息:3+3=6(人)
  师:这些算式有什么特征?
  生:加数相同。
  师:儿童乐园中的划船最受小朋友欢迎了,这不,这么多人来划船,(出示图片,图片上有20条船,每条船上坐3人)划船的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怎么列?
  学生汇报:生1: 3+3+3+3+3+3+3+3+3+3+3+3+3+3+3+3+3;
  生2: 3+3+3+…..+3(一共20个3)
  师:写法不同,但都表达了用一个意思,谁来说?
  生:都是20个3相加。
  师:有位同学这样写的,师出示学生算式3×20,什么意思呢,请这位同学说一说。
  生:3指每条船上坐3人,20指有20条船,3×20是指20个3相加。
  师:和上面的算式相比有什么特征?
  生:很简洁。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多个相同加数连加,书写太麻烦,可以用乘法。
  师:你会将2+2+2+2=8 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生1:4×2=8,
  生2:2×4=8.
  师:结合情境图说一说,式子中的“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生:“2”表示每架飞机坐2人,“4”表示有4架飞机。
  师:不看图,只看算式2+2+2+2=8,谁能说出“2”表示什么?“4”是从哪儿来?
  生:“2”是加数,“4”是指有4个这样的加数。
  师:去掉1个人,还能用乘法吗?师出示图片,一架飞机上变成了一人。
  生1:不能,加数不一样了。
  生2:我觉得能,其他3个一样,是3个2,可以列3×2=6(人),再加1人就行了。
  生3:可以把这个人先补上,就是4个2相加,2×4=8(人),再减去这个补的人。
  师:同学们的思维真活跃,都说出了乘法的关键点,相同加数相加就可以用乘法。
  儿童的数学活动是以他们的现实世界为对象的,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人,把问题引到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上。接下来让学生充分交流主题图中所蕴含的知识,相同加数的连加。笔者用一句话,儿童乐园中的划船最受小朋友欢迎了,这不,这么多人来划船,自然地从个人喜欢项目过渡到群体喜欢项目,进而延伸创造,20条船,每条船坐3人,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上来。笔者通过主题图划船进一步延伸,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随后,让学生对2+2+2+2=8,进行改写,结合主题图的直观,让学生将数对应到图中规律理解,2×4=8 中“2”与“4”的意思。为学生理解乘法算式中,一个乘数表示相同的加数,另一个乘法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的抽象理解做好铺垫。进而笔者将坐小飞机的去掉一人,还能否用乘法,引发思考深化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从学习加法时只关注整体里的具体数量,到关注整体的个数,学生的思维视角发生了变化,促进了学生思维层次的提升,同时,教师也培养了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二、合理创造主题图,让学习生动化
  主题图主要是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的,是片段性,没有完整过程性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合理创造使用主题图。
  1.故事植入,使主题情景更加人文化。
  笔者在教学二年级《数松果》一课时,结合当时的季节,开始描述:秋天到了,天气渐渐凉了,动物开始准备过冬的食物,小松鼠和妈妈发去松树林,采了很多松果,你们能帮忙数一数吗?
  通过这样编一编,让学生轻松地将自己植入故事情境中,通过小松鼠和妈妈准备过冬的食物以及让学生帮忙数一数,使主题图具有人文情怀。
  笔者在教学二年级《分物游戏》时,编了这样的情境:今天机灵狗的生日,它邀请了许多朋友和它一起过生日,看看都有谁来了?出示2只小猴,3只小兔子,3只小狗,机灵狗给好朋友们准备了许多他们爱吃的食物,你们能帮忙分一分吗?然后通过分桃子,分萝卜,分骨头将活动环节串联起来,使主题图有情趣。
  2.上下串联,使主题图情景自然生动
  主题图以“情景图”的形式呈现学习素材,教师应合理整合素材,将上下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让主题图更加生动自然,使学生在经历故事的过程中获取知识②。
  笔者在二年级《长颈鹿和小鸟》的教学时,通过以下环节将课的内容串联起来:冬天到了,小鸟们要去南方过冬了,南方的动物为小鸟们准备了过冬的房子,瞧,这是长颈鹿为小鸟们设计的房子,引出课题,接着引导学生解决长颈鹿要准备几间房子?接着出示造一间房子需要7块小木板的信息,教师描述长颈鹿造的房子,一间需要7块小木板,长颈鹿准备的63块小木板能造几间房子?再接着通过描述,小鸟们都很喜欢长颈鹿造的房子,它们都想来住,你们能帮小鸟算一算还有几间空房子,还能住几只小鸟?引出解决的问题,最后,练习第一题设计为每个房间上写有一道除法算式,求得数,笔者通过这样描述:小鸟们分到了房子,只有破解了密码才能开门住进去,将上下文串联起来。第二题设计为“81个气球,平均分成9组,每组几个?”笔者这样描述:房间里漂亮极了,长颈鹿用81个气球装扮房间,平均分成9组,每组几个?最后描述长颈鹿帮小鸟造房子,同学们帮小鸟开门,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孩子。通过故事串联将学习素材连接起来,显得生动又自然。
  3.改进素材,使主题图情景更利于探索
  教材中的主题图不乏有静止、陈旧、信息繁多或偏离实际情况等问题,教师要利用主题图时应根据内容学情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地改进素材主题更利于学生探索知识。
  如二年级《数松果》一课,可以让静态的图片制作成动态的课件出示一堆5个,再出示2堆……让学生经历5个5个地数,感受随着堆数增加,松果个数逐次增加5个。再如《长颈鹿和小鸟》一课,由于长颈鹿旁边的造一间房子需要7块小木板的这个信息会影响学生解决“一共有几只小鸟,6只小鸟住一间房子,长颈鹿要准备几间房子?”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先不出示这个信息。再如《设计秋游方案》一课,可以根据当地适合学生感兴趣的路线,让学生设计秋游方案,形成自己的校本课程等。
  三、适时合理引导,把握主题的度
  学生的理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有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主题图的内容呈现往往逐步丰富,层层加深③。所以教师应合理利用资源,适时合理引导,把握主题的度。如二年级《分物游戏》一课,教科书以连环画的形式创设了小猴子分桃子的情境,通过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再各种分法中,突出“每份分得一样多,就是平均分”。建立“得到的一样多”与“平均分”的等价性。问题2:通过分萝卜,体会平均分法的多样性,分几次把萝卜分完,每次分几根萝卜?都可以不同,但只要每次每只小兔分到的萝卜一样多,就能确保他们最终分到的萝卜一样多。问题3借助解决分骨头问题,学习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一步一步加深对平均分的体验。
  利用好主题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探索空间,也能提高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作为教师应最大化地发挥主题图的效能,为枯燥的数学赋予鲜活的生命。(论文指导教师:胡婵)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