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图的使用误区及策略--作者:袁方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图的使用误区及策略--作者:袁方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三张逸夫小学  7101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翻开任何版本小学数学教材,映入眼帘的都是一幅幅颜色鲜艳主题明确的情境图,数量多、篇幅大,师生们都被深深吸引。这些情境图与小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富有童趣,消除了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缩短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是连接数学与生活的桥梁。科学有效运用数学教材中的情境图,能够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发现数学知识,再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但是目前在数学教学中情境图的使用还存在着许多误区,没有完全发挥教材中情境图的作用,降低了教材的使用效率,还应针对教学中情境图的使用误区进行深入剖析,研究相对应的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     小学数学情境图使用存在误区
1.使用情境图时忽视了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教师备课时留意到了教材中的情境图,在课堂上会先出示情境图,再出示文字题目让学生解决问题。这种做法,没有留给学生读图时间,学生不需要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根据老师给出的已知条件解决问题即可。长此以往,学生认为没有读图必要,失去了读图兴趣,只学会了“解答应用题”,忽略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
2.生搬硬套,教材上的情境图“拿来就用”。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工具,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依据。因此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分依赖教材,不敢改动。有些情境图因为地域、环境等限制,并不适合本班学生实际,这样的情境图不贴切学生生活,直接引入课堂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3.应用情境图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多感官参与。情境图都是静态的,但课堂并不是静态的,有些教师使用情境图就全部由课件代劳。教材的情境图分为故事类、操作类、生活场景类等,操作类情景图用简单出示代替学生操作显然不可取;有些教师在小组探究操作前先出示教材的情境图,反倒束缚了学生们操作的思路,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度。故事类情境图和生活类情境图简单出示,久而久之,也会让学生兴趣度降低。
4.应用情境图前缺乏钻研揣测,未发挥最大效用。情境图来源于生活,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它承载的不仅是数学信息,还有大量人文关怀,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体验、价值取向、道德意志以及审美能力得到综合提升。在数学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教师把编者精心挑选的情境图只在导入环节使用一次就弃之不顾;课堂上没有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观察图片,探索思考情境图中信息提供的思维方式;只关注其中的数学价值而忽略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没有发挥情境图的德育价值……这样的做法不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
二、解决小学数学情境图使用误区的有效策略
1.借助情景图化抽象为形象,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教材的情境图承载着多种功能,它提供了生活中的素材、有效的学习形式、新颖的思维方式,是连接生活和数学的纽带,也是学生借鉴学习方法的脚本。学生眼中的生活正是一幅幅画面、一个个情境,当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需要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收集、加工、整理、分析信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升应用意识。情境图教学正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抓手。笔者在教学《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课时是这样设计的:出示师生参观博物馆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图说说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梳理问题后共同解决“二年级二班一共有多少位师生?”学生列出算式后老师问:“你会计算吗?”汇报时大部分学生都是先算9+4=13,再算13+30=43。有一个学生的回答另辟蹊径:“我发现二(一)班有40个学生,4个老师,40+4=44人;二(二)班的学生比二(一)班的少1人,那我就让一名带队老师补在空缺处,这样二(一)班和二(二)班的队伍就对齐了,也是40人,还剩3名老师,一共是40+3=43人。”这个同学的计算方法别出心裁,算得又快又准,这与他依托情境图载体,仔细观察、动脑思考密不可分。老师肯定了他的做法并给与了热情洋溢的赞誉,其他孩子受到了启发也纷纷找出要算二(三)班一共多少人可以列式38+4=(),先算38+2=40人,再算40+2=42人。这个案例利用情境图开展教学,拓宽了学生解决100以内进位加法的思路,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在这次较为成功的课堂上,情境图的作用功不可没。
2.重组加工情境图,让数学课堂丰富鲜活起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教材承担的任务是普及性教学范本,是权威的,但不是不可改变的。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把教材上提供的情境图进行重组加工、再次整合甚至补充替换,使得情境图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唤醒学生的感知体验和已有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兴趣,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如在教学《数学广角——搭配(一)》中,教师把教材的情境图改成了羊村要开运动会,从喜羊羊、沸羊羊、懒羊羊准备选举一人当裁判一人当发令员,共有几种选法?学生喜欢看动画片,把动画片中的人物场景引入课堂中,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比课本上提供的三张数字卡片能组成几个两位数更受学生欢迎。接下来,教师又引入情境图:灰太狼、红太狼和小灰灰三人要参加赛跑,他们在跑道上一共有多少种站法?美羊羊要去参加颁奖晚会需要挑选衣柜的衣服,一共有多少种穿搭方式?这些情境图学生喜闻乐见,又连成一组情境串,就像看动画片一样既学习了排列组合又乐在其中。
3.动静结合,形式多样,让学生走进情境图中。情境图受纸质限制只能是静止的,课堂却能化静为动,把教材上的情境图改创成情境对话、视频、动画片,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游戏、比赛或者小组合作操作探究,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能入情入境,感同身受,收到良好效果。在教学《平均数》一课时,可以把教材提供的各小组收集矿泉水瓶情境改成各小组一分钟口算比赛,收集数据,确定输赢。这样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愿望更加浓厚,探索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奥秘的欲望愈发强烈,思维更加活跃。在教学二年级上册《锐角和钝角》时,教师可以提供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用手中的直角三角板比一比,然后把角进行分类。当学生分出一些角比直角小,一些角比直角大,教师让学生摸摸两种角,感觉一样吗?比直角小的角摸起来扎手,比较尖锐;比直角大的角摸起来就没有那么强烈的刺手感,根据手感可以分别取名“锐角”、“钝角”;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一课时,可以把教材中呈现的一段“西游记”连环画变成孙大圣大战牛魔王的视频短片,引入小数点的移动改变了金箍棒的长短;教材《认识图形(一)》中出现的情境图是学生把一些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分类。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把从家里带来的物品合作分类,增加对立体图形的感知……应用教材中情境图的多样化可以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眼睛看、耳朵听、动手做,入情入境,丰富学生的感知体验,提高学生的兴趣。
4.深度解读编者意图,创造性使用情景图,发挥情景图的最大价值。编者在编写教材时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对教材上呈现的信息进行了反复琢磨,仔细筛选,最终入选的素材内容都蕴含丰富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等多种功能。教材作为广大教师传授知识的依据、蓝本,我们在备课应该仔细揣摩编者意图,深度解读素材含义,挖掘其价值功能,实现最优化效果。情景图不但可以在导入环节使用,还可以在新授环节、练习巩固、拓展提高环节使用;情景图不但可以教授学生知识技能,还可以拓宽学生思路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创造性地使用情景图,低成本高效率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情景图是一个有趣、有效的知识载体,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科学、有效的应用以不断提升课堂效果,达到理想目标。(论文指导教师:胡婵)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