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浅谈高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对语文学困生的影响--作者:何大庆

浅谈高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对语文学困生的影响--作者:何大庆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    625000
 
摘要:现如今新课改正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大力、深入推行,其中,《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高中语文的重要性给予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实教学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学困生”这一现象,如何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成绩,是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日常工作中关注的重点问题。
传统文化对高中生而言,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学生对其充满好奇,而当前高中教材中亦有大量传统文化内容。因此,教学实践应从这一情况入手,激发语文“学困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往往能取得显著效果,无疑为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语文;教材;传统文化;学困生
高中阶段作为学习的关键阶段,对学生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也受到了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中语文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言应用能力,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升华。如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就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对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语文“学困生”原因和印象
所谓“学困生”,简而言之,即智商正常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语文学习成绩和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极差,对于这一部分学生,即被称为语文教学中的“学困生”。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极为复杂,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语文学习能力欠缺、语文老师教育手段不科学等,都会导致“学困生”出现。事实上,在高中语文这一教学阶段,知识性的掌握已经不再是最主要的内容,根本目的在于发挥语文对人文素养的培养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应用能力,最终促进其未来全面发展。正因如此,如果无法最大限度地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学困生”现象,就必然影响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和全面成长,值得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
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古诗文,主要包括诗、词、歌、赋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有助于学生情感的熏陶。由于高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些学习方面的压力,相应的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是相当重的。对于语文这门课程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向学生教授古文的翻译方法以及相关的基础知识,学生很难理解诗词或者古文的真正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很好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不利于学生情感的熏陶。二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工具书来学习,学习方式过于单一。通常,能够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古诗文都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但学生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很少靠自己去理解,通常都是翻阅文言翻译、文言讲解等辅导工具书。虽然这些辅导工具书能帮助其了解古文的内容,但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自己对古文及古诗词的理解以及情感,从而也缺乏了对传统文化的鉴别与理解能力,就会使学习古文失去本身的意义。
二、传统文化对语文“学困生”的促进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数千年历史中,中华各民族儿女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和绚烂多彩的文化内容,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丰富的精神财富,因此,高中语文教材中大量选用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内容对当代高中生而言,是极为有趣的,对其有着明显的吸引力,和当今其所处的社会有着鲜明对比,科学讲解下,让这些学生产生“古代原来是这个样子的”等思维,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习兴趣,通过学习语文课程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了解古代社会。
2.培养人文素养。语文是培养一个人人文素养最根本,也最直接、最基础的手段。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单纯“唯成绩论”和“唯分数论”等评价体系已逐渐被社会抛弃,更为看重一个人除知识体系和工作能力以外的人文素养。语文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还可以非常有效地为人文素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对于语文“学困生”而言,其语文知识欠缺,必定会影响人文素养培养,无疑不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有效进行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学,可以有效保证人文素养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高中语文教学
1.与课文内容的历史背景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其对某一特定课程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语文“学困生”而言,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是增强学习效果的首要条件,对此教育工作者应当有着高度重视,并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授白居易所做《长恨歌》的过程中,可以对杨贵妃、李林甫、安禄山的相关历史故事和典故进行相应讲解,使学生了解“安史之乱”的前因后果,并且对当时杨贵妃享受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等故事进行讲解,以多媒体技术展现影视片段,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一措施亦可以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综合知识体系。
2.传统文化和当下社会热点相结合。任何教育都不能脱离所处时代,语文教学亦是如此,虽然需要以传统文化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但这绝对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摒弃现实社会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取时下社会流行的热点,结合相应教材进行讲解。例如,教授教材中有关《论语》的课程时,单纯进行稍显呆板的“填鸭式”知识讲解无疑无法取得应有效果,相应的,如果结合当下热点,无疑就会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例如,笔者在实践中讲解《论语》课程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于丹品论语》的视频资料,从而实现传统文化内容和现实社会的有效结合,激发学生,尤其“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培养高中生思想、陶冶情操和树立道德价值观念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可以有效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应用传统文化理解文学作品,并且运用传统文化创作出更多文学作品,使学生在学习与创作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理解和体悟,能在传统文化的培养下塑造独立、健全、健康的人格,最终提高包括人文素养在内的综合素质,为其今后人生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