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让小学生拥有通往幸福的创新和体验--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和积极情感--作者:李文青

让小学生拥有通往幸福的创新和体验--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和积极情感--作者:李文青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融侨分校  710065
“很多决定一个人最终能力、幸福的东西,往往是考试考不出来的。一个人热爱思考,怎么考?一个人专注度很高,怎么考?一个人善于创新,怎么考?”《通往幸福的教育》里的一番话,引发我无限的思考,感慨良多。我们应该培养小学生怎样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反复思考、琢磨……我想,应该让学生拥有通往幸福的创新和体验!
目前小学科学课堂中创新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一、课堂作为主要的教学阵地,没有太大的改观和新面貌,大多数还是以教授式、灌输式教学为主,与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宗旨背道而驰。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实验的环节,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只需要在教材和老师规定的框架内去按步骤完成实验,这种模式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二、“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严重影响了学生,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注重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轻视、弱化学生实践和动手的机会根深蒂固,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一大阻力。成年人总认为:小孩子有什么思想、有什么创造力,理论基础都没有,何谈创新!三、创新脱离生活实际,参加实践活动和各类创新比赛“锻炼”了老师和家长,忽略了儿童的想法和体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情感培养和提高迟迟难以推进。
到底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何培养?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每一个成年人深思。小学阶段让孩子拥有什么样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才是可持续发展的,让他们终生受益的?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做法和思考:
一、让课堂回归生活,让动手成为日常
生活是一本大的教科书。资源丰腴、素材源源不断。“教育即生活”,对于小学生而言,脱离了生活实际去搞创新,难度非常大。每个孩子都是脱离不了生活的,甚至很多孩子是热爱生活的。通过课堂教学观察和实践,我发现,,他们和我分享的“金点子”其实都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故而,教师的教学和启发也应该紧密联系生活,让课堂回归于生活,为学生创造一切可以动脑动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机会,并鼓励他们有想法就要大胆去尝试,帮助学生制定可行的计划和步骤去实现。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解决问题也不再依赖成年人,通过日常的动手,他们会对自己想出的办法、使用的工具、解决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和提升,自己的想法、做法也就更愿意跟老师和同学交流、表达。同时也使得他们对于问题的思考更深入、更有价值。例如:“谁能帮我把这个盖得特别紧的奶粉盒上的盖子打开?”在我为学生创造实际场景进行授课时,孩子们跃跃欲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办法,为学生提供的工具和材料应该是开放性的,可以供他们自愿选择、效果如何大家来评判,哪种方法省力?工具好用吗?可不可以加以改进?课后引导学生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细化自己的设计,动手做出个模型来,把设想变为现实的作品,并主动让同伴使用和测试,同伴给出反馈和意见,以便继续改进、完善……再如,一次课堂的拓展环节,我引入了五年级一个学生的创新发明《盲人水杯提醒装置》:“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简单电路,生活中能用的地方可真是不少!你有什么想法吗?老师的一个学生在学习了这一课以后,联系实际,想到盲人的日常生活十分不便。“接杯热水”这种在我们正常人看来十分简单的家常事,对于残疾人来说可能是非常麻烦甚至是面临危险的。所以这个同学想到应用简单电路原理,设计一个《盲人水杯提醒装置》来帮助盲人更安全、方便的接热水。”课堂上,设计思路和设计图的呈现,引发了全体学生的思考,孩子们用眼神诠释了对创新的认可和深刻理解,一切想法就这样悄悄蔓延开了……基于生活之上的初步创新就这样诞生了,年龄小小的他们,活泼、可爱、充满创造力,不要抱怨孩子什么都不懂、不会,更不要小看他们的想法和能力,用欣赏和尊重的眼光和态度去积极引导他们,他们的潜力无限!
二、中高年级增加设计型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演示型、验证型、操作型实验侧重的是对知识的掌握,而综合型、设计型实验才是在日常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只给出实验的对象、开放性的材料和验收方式,至于实验的设计、方案、材料的选择、测试的方法、展示的方式等等交由学生自主完成。自主发挥避免了重复和限制,最大程度调动和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例如:在《怎样移动重物》、《斜坡的启示》、《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自行车转动的奥秘》等课程中融合设计型实验进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不可替代的。设计型实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兴趣,让实验不再像生产线上加工零件一样,一个标准,简单重复,而是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内容,简单也罢、未完成也好,每个实验都是学生独一无二的作品,展现着自己的思维和特点。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做调查、将自己的作品交给同伴进行测试、改进,结合大家的反馈和需求进行有效的改进,提升自己。设计型实验也能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真正实现了从儿童的视角,实现他们所想的。这样的教学,往往也会给教师带来无尽的惊喜,教师发反过来也会从学生中获得新的思考和动力,实现教学相长。
三、鼓励引领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竞赛,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
针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提供创新环境、积极支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类竞赛。激励学生通过竞赛提升自己的创新水平和能力,并敢于和其他选手一起交流提高。在整个过程中拓宽视野,取长补短,充实体验。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创新实践,通过解决生活中的一个实际问题,感受到学以致用,科技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参与创新实践的学生能最大程度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保持好奇心,在参与中不断加深对创新的理解,在解决问题中磨炼意志,达到创新能力的提升。一般情况下,我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学生们无论年级,有的观察来源于日常学习生活,有的观察来源于社会热点问题,我还会要求他们准备一个小本子,方便随时把自己的“点子”记录下来,以为灵感常常会一闪而过,每出现一个就记下来,无论是什么,再和老师一起探讨、筛选。由于创新竞赛的作品必须是可以实现,要有实物进行演示的,所以最终我会带领学生将不可行的划去,将孩子们最感兴趣、可实现的留下来,进一步细化和展开讨论。就这样,孩子们不再是盲目的选择,而是基于兴趣和可行的基础上再去创新,自然也能在整个过程中坚持到底,随时遇到问题主动和老师共同商讨、解决。
进行创新选题,进而完成创新作品,整个过程让孩子们拥有了完整的体验,拥有了通过不断努力后收获成功的喜悦。《直线画线器》、《盲人水杯提醒装置》、《脚踏式雨伞脱水器》、《自行车风能行驶警示灯》、《精确定位书签》、《便携式戒烟提醒器》、《无影笔》、《会说话的开关》、《方便洗漱池两用扳手》、《坐姿纠正提醒器》……数不清的好创意,好作品,孩子们给了我一个又一个惊喜!每届参赛的孩子,无论成绩如何,下来都会主动找到我,说“李老师,下届要做什么,我已经想好了!”没有一个是被动的去接受比赛,他们愿意在小学阶段一次又一次通过参赛为自己积累创新的经历和或满意或不太满意的体验。我想,真正难忘和鼓舞人心的正式每一次的碰撞、思考、每一次的亲身经历。
随着一年又一年和学生的沟通,一年又一年优秀作品的整理和积累,我更加坚定了对于小学生应该从他们的实际生活和学习出发,进行启发和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优秀的作品自然也就成为了我宝贵的创新教育资源,能源源不断的生长并带给我和我的学生更多的启发。
一旦儿童在发明中发展和获得了一种成就感和自信心,他们会以自己的想法和发明为傲。同时,他们的研究会像科学家一样的专注和投入,会合理的规划、严谨的思考、逐渐他们就成为了真正的科学技术世界的一部分,并且在积极情感和体验的促进下更加快乐的学习和生活!所以,老师们,请让我们的孩子们在小学阶段拥有这样一种创新体验——通往幸福的创新和体验!相信孩子们即将为我们呈现的一个个惊喜吧!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