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北街小学 628000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教学,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欣赏和表现力。艺术家洗星海曾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命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是的,美好的音乐能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那么在音乐教学中要如何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更快进入有效的音乐情境,从而更好的学习音乐技能,提高音乐素养呢?作为音乐教师,我想,应该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根据歌曲的内容、音乐的旋律,形象的创设有效的、愉快的音乐情境,这样学生就能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快乐中感受音乐的美妙。下面谈谈在音乐课堂上的情境教学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教学的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创设新颖活泼、童真童趣的导入形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学导入的形式是多样的,讲故事、观察图片、提问谈话、小玩具等等。例如:在一年级第一册的教学中,对于刚上学两周的孩子,怎么样让他们懂得在音乐课上懂得学会聆听、学会关注教师和他人的举动,学会进行有效的学习。我在教授第四课动物说话时,首先采取的是故事引入,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决定要开展唱歌比赛,小鸡、小鸭、小青蛙等小动物们都来到美丽的草坪、、、、、、小朋友对故事是非常感兴趣的,尤其是小动物的故事,不仅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又能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和好奇心。我尝试变换各种音乐活动来组织教学,教会学生聆听音乐中的节奏X X | XX X|的节奏,同时融入律动教学,让学生在唱、听、说、跳等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的快乐,音乐的美!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感知
既要让学生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又要让学生在自觉的行为中学习音乐、喜欢音乐,那么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的形象、直观、动感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声音、文字、图画、色彩、动画等元素的立体化教学形式,不仅使抽象的音乐形象化、直观化,又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因素,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国旗国旗真美丽》一课,让学生听着伴奏“飞”进教室,试问:你们是学着什么飞进来的?(小鸟、蝴蝶、、、、、)你们都在那里飞啊?(天空),随即多媒体展示迎风飘扬的国旗。请孩子们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国旗的认识和理解,老师再加以补充,然后再展示多媒体:天安门升国旗的仪式,让学生感受到国旗的庄严和神圣!培养他们从小热爱国旗,热爱祖国。通过这样的课件展示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神圣的氛围,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能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 通过绘画再现情景
在音乐教学中,为了避免单一的教学,还可以借助绘画的展示
再现情景。绘画也是一门美学艺术,可以利用它鲜明的色彩和明快的线条来参与教学,会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动物说话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动物的特征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图画本上自由勾画。孩子们有的画小鸡在草地上捉虫、有的画小鸭在水里自由自在的追逐、有的画小青蛙在荷叶上唱歌、、、、、、这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就展现在你的眼前。
四、分角色扮演,体验情景
在音乐课堂上,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自己参与角色扮演了,因为角色扮演使人产生亲切感,能加深内心情感的体验,而且表演富有戏剧性,他们感觉自己就跟演电视一样的骄傲,学生情绪自然高涨,对所表演的东西印象特别深刻。在《动物音乐会上》一课中,我做了各种头饰,学生根据自己喜爱的角色扮演小动物,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可想而知了,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要来表演,孩子们不由自主融入进教学内容之中。
五、舞蹈、器乐共创情景
学生除了对歌曲的学习和理解之外,表演也是学生倍受欢迎的,
而表演和音乐也是密切相关的。孩子们天真、活泼、可爱,从小就对表演有很强烈的欲望。在教学《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一课时,我示范教学了一些基本的动作,然后让孩子们分组自由创编舞蹈动作,并分发一些打击乐器,在孩子们的创编过程中,我只是稍加引导,这不仅激发孩子们创编舞蹈的欲望,还培养了他们对舞蹈的理解、表现和感悟。再配以打击乐器,在无意识中培养他们的节奏感,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在这样的课堂中,唱歌、跳舞、乐器、、、、、、洋溢着欢乐的笑声和愉快的氛围。这样的课堂不仅是学生想要的,也是我们老师想要的。
在新课程教学的环境下,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教材、不断设计出新颖的教案。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情境教学又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孩子们在音乐的海洋中尽情遨游的帆船,载着孩子们游向艺术的殿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