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探析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作者:张爽

探析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作者:张爽
                                四川省剑阁县鹤龄小学校            628309
摘要:小学音乐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当今素质教育改革中突显出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对于塑造学生良好的情感和品德,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体验式教学的运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强化情景体验与参与体验,适当渲染氛围,还要加强沉浸体验,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针对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意义;应用
随着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地位有所提升,教学内容愈加丰富,采用全新的方法实施音乐教学,走创新教学之路,有效解决音乐教学的困境。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小学音乐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在其教学中让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心理体验,使学生通过情感的体验来获得与欣赏音乐的美感。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强调音乐作品的多元化表现形式,这就需要教师采用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
一、体验式教学对于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体验式教学,指的是教师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情景和氛围,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有效活跃学生的思维。通常知识的体验可以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情感的体验则能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终身难忘[1]。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时,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促使教学方式灵活多变。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多是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学内容,而体验式教学的运用,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音乐内容,对教学内容的内在意蕴进行体验,确保教学方式的灵活多变,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第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平时缺乏学习兴趣或不善于表达的同学在音乐作品欣赏中产生学习的兴趣,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第三,强化学生的审美情趣。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审美欲望,进行审美享受及情感体验,促进审美情趣的提升。比如部分热衷于流行音乐的小学生,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对其中蕴含的审美意蕴进行体验,学会欣赏美和创造美。
二、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1.注重“体验式教学”,突出音乐听觉体验。音乐体验式教学注重“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它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与培养情感为目的,以培养儿童的审美体验与丰富情感为核心。在教学中,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的审美特征,指导音乐与情感内涵的把握学生的整体形式,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经验,享受音乐教学过程的美。
  音乐体验教学强调从“体验”出发实施“音乐知识”。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其教学方法与一般学科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音乐教学应当重视音乐教育的潜在性: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对于小学生来说,每一堂音乐课,每一首好的歌曲、乐曲,都是一种积极的体验。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主动地去体验、理解、探索,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如:通过反复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的变化,能用语言简单描述情绪或运用体态、律动、线条、图案表现音乐等。
2.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体验学习活动中,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人翁地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当然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重视感性引导,及时关注学生的情感,通过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体验活动,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更好地感知与理解音乐作品[2]。如讲述《蓝皮鼠和大脸猫》的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从自身的喜好出发,扮演大脸猫与蓝皮鼠,对两个动物的声音进行模仿,歌唱与自己扮演角色相关的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先组织扮演大脸猫的学生学习猫叫,然后组织扮演蓝皮鼠的学生学习鼠叫,然后分别组织练唱,使学生各司其职,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共同演唱。
3.加强情景体验与参与体验。情景是引导学生融入体验活动的重要因素,有效创设情景可以触及学生的情绪,满足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需求,提高教学效率,这是因为在情景体验中会考虑学生的情绪,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在体验式教学中引入情景显得尤为重要[3]。如学习《春光好》时,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相对真实的场景,向学生展示春天万物复苏的图片,打造富有春意的课堂场所,让学生更加深入感受作品的旋律,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爱上音乐作品,更加向往春天。此外,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从情感与感性的角度引导学生,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有效领悟和体验作品。例如在教学《小动物歌唱》时,教师可鼓励学生扮演成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让学生单独模仿小学生,根据学生的爱好进行分组,确保各小组之内的声音不重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与积极性。
4.适当渲染氛围。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沉浸在音乐学习活动中,积极参与音乐表达或安静欣赏作品,才能达到音乐体验教学的目的。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选择能吸引学生的教学资源,使学生自主思考作品传达的情感,进而形成音乐欣赏方法。以《少先队植树造林歌》为例,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作品的演唱方法、节奏、风格等,将少先队的责任传达与植树的环保意义作为情感教育目标;或者是讲解作品创作的背景,使学生意识到植树的意义及少先队的关荣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背景知識的讲解,渲染多元化和高尚的音乐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进步。
5.加强沉浸体验。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吸引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考音乐作品,对其中蕴含的情感加以体会,从而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音乐欣赏思维。例如在教学《保护小羊》歌曲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明晰作品的社会意义,或者是讲述歌曲创作的北京,使学生明白保护动物的意义,进一步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小学生拥有充足的想象力及感性的思维,借助音乐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使学生充分理解相关主题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将其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应该立足实际,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引导学生加强情景体验、参与体验、沉浸体验,适当渲染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进行深入了解,与作品的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培养和提高音乐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韩湘远 . 小学音乐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163.
[2]朱丽莎 . 探析小学音乐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J].才智,2017,03:165.
[3]康鑫 . 体验式教学——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高效之举[J].音乐时空,2015,09:185.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