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井研县集益乡中心小学校 613100
摘要:在当前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为了培养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广大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充满兴趣的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学科,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优化教学方法,注重进行激情引趣设计,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唤起创新意识,还要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拓展教学空间,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实现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本文主要针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培养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与广泛应用的今天,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时代呼唤创新人才,人才必须具备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跨世纪的教师,培养学生这样的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而信息技术作为新兴的科目,它独特的社会地位使作为信息技术老师的我们更应该考虑对学生创新探索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应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激情引趣,奠定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感爱好时,熟悉就快,假如毫无爱好,熟悉就慢,或者不予接受,而我们是较偏僻落后的地区,信息技术课是我们这最新奇、最受同学们喜爱的课程,应该说学生对其是感爱好的,但老师应如何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对其进行教学是摆在老师眼前的重要课题,我以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1.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习爱好。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是很关键的,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爱好,又可以唤起他们对学习的热情,这一点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根据学生的特点,我们要抛弃一般计算机教材中的一个一个方面讲解的套路,可以选用一些图文并茂的教材,使每一节课既有基本知识的讲解,又有实战操纵的练习,还有“小窍门”、“小游戏”等栏目,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
2.精心设计教学任务,营造创新氛围。我们知道,爱好是学习的巨大动力。事实也说明学生对计算机课和内容有浓厚的爱好,他们学习起来会心情愉快,从而他们的留意力会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创造思维更加活跃,学习劲头十足,这时教师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至关重要[1]。如在学生进行指法练习的时候,内容单一乏味,假如不优化教学内容,学生很轻易失往爱好,针对这一情况,我精心挑选多种软件,如选用“金山打字通”等让学生练习,用其程序中的“吃苹果”、“打地鼠”等游戏进行单个字母的练习,在“龟兔赛跑”进行综合测试,并结合竞赛形式,这样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不仅练习了指法,也激发了争强好胜的心理。
二、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唤起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题目,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领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开释创新激情[2]。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想创新。电脑绘画是在传统绘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绘画艺术。一方面,它继续了传统绘画艺术的基本特点,如构图、造型、着色等。另一方面,它具有传统绘画艺术所无法相比的优越性,如它可方便易用、新奇独特以及效果的丰富多样等。因而,电脑绘画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电脑绘画不仅有助于进步学生的审美能力,且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培养独特的创意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教学与研究发现,假如教师站在思维发展的高度讲授画图程序,便可以达到进步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计算机可以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生动的表象,并通过实际操纵将这些表象外化,为学生提取、加工表象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教学生用画笔工具绘制几何图形的线条,并让学生练习这些基本图形和线条的各种变化画法。学生通过利用软件中的矩形、圆形、多边形等工具亲身动手操纵,画出了形态各异的基本图形的变形,在脑子里逐渐形成这种图形的表象,从而积累了创作的素材。要想到教学過程中进步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教师必须有意识的,能动的驾驭课堂,给予学生恰当的点拨与适时的指导,才能使他们真正开阔视野,进步动手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而且体现了我们正在提倡的创造教育[3]。
三、联系实际生活,拓展教学空间
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教师要把知识延伸和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之中,通过开展生活化教学,在更为广阔的教学空间中,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之中,很多都与小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网页浏览、设计生日贺卡、图片保存等等,所以在相关教学活动完成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到生活中,发展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同时实现创新思维的激发。例如在“Email电子邮箱”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电子邮箱的功能,可以组建QQ群,让学生利用QQ邮箱发送好的学习资源,这样就让学生做到了学以致用,在运用中进行创新。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只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源源不断的理论创新、治理创新、实践创新到位,才能促进学生的整体和谐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才能更好的实现其课程目标,为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琳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散文百家旬刊,2017(02):50-51.
[2]黄凤梅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05):85-86.
[3]黄淑军 .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