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浅析农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利用--作者:黄恒

浅析农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利用--作者:黄恒
                          贵州省盘州市鸡场坪镇大梨树小学   553526
摘 要:农村小学的语文课程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及学生资源等,弥补农村学校教学条件的不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指教师利用校内外的语文教学内容来源, 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 创设语文学习环境, 引导学生观察、 感悟和积累,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满足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广大的农村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远远不够。现结合我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的经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农村小学的语文课程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认识上曾有误区:农村小学的语文课程资源处于劣势,如文本资源匮乏、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水平低、学生视野相对封闭等。近几年来,这种状况已大为改观。我们农村学校有了多媒体教室、操场、植物角、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电子备课室等硬件设施。经过学习培训,教师对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水平不断提升。
  其实,农村小学的语文课程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广阔的田野,淳朴的农民,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四通八达的村村通公路,鳞次栉比的新农村楼房,都在诉说着家乡变化,处处蕴涵着教育价值,潜藏着教育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课程资源,不仅是“大语文”教学观念的体现,还会使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天地中实践、探索、体验,使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所以,农村学校缺少的不是课程资源,而是对于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缺乏对于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由于课程资源意识的淡薄而导致大量课程资源不能及时地被加工、转化和进入课程实践中,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二、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开发好现行教材本身的资源
  首先须转变“课本即教材”的陈旧教学观。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内涵有了新的发展:它不仅包括教师手头的指导用书、挂图、生字卡片、图书、报刊等“图书教材”,也包括电影、电视、广播、VCD、录音机等“视听教材”,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等“电子教材”与“网络教材”,还包括图书馆、报告会戏剧表演、街头广告、自然风光、社会风俗等“活教材”。因此,教室应成为最丰富的课程资源中心,学生可以随时分享这些资源。试想一下,当学生学到安徒生童话《丑小鸭》时,有关安徒生及其童话,以及他同时代的童话作家、作品的声像简介能够多样化的展现在师生面前,供师生欣赏与选择,那将大大激发学生对童话世界的憧憬和热爱,满足学生对世界童话的了解、探究的欲望。
  三、以活动为载体,开发好课外课程资源
   活动要以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用语能力、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为主旨,链接并拓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要多样灵活、新颖开放、活动的内容要有层次性、充满趣味性,富有生活气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要,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好胜心切的心理特点,适时组织竞赛活动。活动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让学生有足够的准备时间,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的内驱力正体现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上。
  另外,学生身边经常发生的事、学生最关心的事都可以是口语交际活动的最好内容。在进行话题交际活动时,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作息时间、学校生活、兴趣爱好、家庭环境等作为课程背景和内容,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利用儿歌朗诵、故事演讲、课本剧表演、语文能力竞赛、创办“语文手抄报”和设计“语文角”等形式提供学生应用语文、展示语文、接受熏陶的舞台。让学生在更广阔的活动领域中,在更丰富的语言层面上,拓宽语文学习的环境,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
  四、以课外作业为延伸,开发利用并转化资源
  创新课外作业的形式,利用调查活动或“小老师教学生”的任务形式,赋予家庭作业新的意义。如练习关于个人的介绍就可以安排一个合适的时间,布置学生到其他班级的同学交流。也可让学生将今天学会的课文编成课本剧演给家人看,以激发学生在课上认真学,在做“小老师”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知识和提高技能,其成就感也会促使他们的积极情感得到发展。
  五、以其他学科为辅助,整合好学科资源
  新课程淡化了学科的界限, 强调语文学习应开放, 处处留心皆语文, 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 强调学科的整合。如何把学生的课本世界融会贯通, 建立广泛的知识联系, 成了我们课程资源开发的又一个切入点。在教学中, 音乐、 美术、 科学、 数学等等, 都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六、以地域文化为拓展,开发特色课程资源
  在农村,孩子们除了学校之外,还可看到房屋墙壁上的广告,可以看到《村规民约》、《村务公开栏》,还可以看到春节过后各农户的对联,这些都是课程资源,都可以增加语文知识。可以让学生收集社会热点在我们农村问题上的反映。如:“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反映农村“破坏耕地、滥采矿石资源”现象;“构建和谐社会”在农村还存在的哪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等。还可利用各种节日、参加社会活动,让学生收集自己家乡的历史传统、人情风貌、文化习俗等,感受农村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之,农村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广大教师善于引导孩子们去开发和利用,并积极实现各学科甚至是各学校间的资源整合和共享。如此学语文、用语文,学生的语文素养肯定会全面提高,农村的教育事业才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