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丽格海棠抗茎腐病植物源杀菌剂的初步筛选--作者:李翠霞

丽格海棠抗茎腐病植物源杀菌剂的初步筛选--作者:李翠霞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                 625000
要:丽格海棠(Rieger begonia)是我国重要的盆栽花卉之一,茎腐病是丽格海棠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生长。在明确立枯丝核菌为丽格海棠茎腐病的主要病原的基础上,筛选立枯丝核菌的植物源杀菌剂以有效地防治丽格海棠茎腐病。本研究以常见的植物为供试材料,分别用80%的乙醇和丙酮作提取剂,进行超声波提取,研究其提取液对立枯丝核菌的室内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供试植物的丙酮提取液抑菌效果总体好于80%的乙醇提取液的抑菌效果;丁香、牡丹皮、花椒3种中草药的丙酮提取液具有强烈的抑菌效果。这三种药用植物的丙酮提取液中的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有望开发成为有效的植物源杀菌剂。
关键词:丽格海棠  立枯丝核菌  植物源杀菌剂 
Preliminary screening of plant source fungicides against Stem rotten in Rieger Begonia
Licui-xia  Biological Science, Grade 2005
Directed by   ZHANG Huai-yu (Prof. Ph. D)
Abstract: Rieger begonia,as an important potted flower in China.,was seriously effected by Stem rotten disease. Rhizoctonia solani is a main Rieger begonia pathogens, so screening plant source fungicide of Rhizoctonia solani is effective to prevent Rieger begonia from stem rotten disease. As the results, extracts with acetone are generally better than those with 80% ethanol. It is worth to study further on the active components in acetone extraction of these three medicinal plants. They are hopeful to become effective plant source fungicides .
Key words: Rieger begonia   Rhizoctonia solani    Plant source fungicide
丽格海棠,别名玫瑰海棠,属于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是球根海棠和野生秋海棠的杂交种。是冬、春季美化室内环境的重要花卉,也是国际十大盆花之一。丽格海棠抗病性弱,极易感染多种病害,栽培难度大。茎腐病是丽格海棠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生长甚至造成植株不能成活。应对丽格海棠茎腐病的传统方法是利用有机合成农药和各类杀菌剂,由于化学合成农药不可避免的致命缺陷,环保生物源农药已成为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
其中以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最受关注。植物源农药是一类生物源农药,与环境相容,不存在残留问题,在无公害农业生产和绿色食品生产中有广阔应用前景,是当今农药研发的重要方面。
引起丽格海棠茎腐病的病原菌之一立枯丝核菌,本研究主要是针对立枯丝核菌进行研究,找出能抑制立枯丝核菌生长的植物源杀菌剂。从而可以减少化学药剂使用。
试验材料及设备
1.1 验材料
本试验在查阅中药学及其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了四川地区一些比较常见的抗病性强的杂草和比较常见的中草药作为供试植物样品。
1.2 提取剂
1)        80%的乙醇:采用无水乙醇配制
2)        丙酮
1.3 主要仪器设备
    瑞士BUCHI旋转蒸发仪R-210、KQ3200DA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微型粉碎机
1.4 培养基
本实验在PDA培养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提取
2.1.1 采样
野外采集样品经流水冲洗、洗衣粉水清洗、流水冲洗后放置在60℃(温度最高不能超过60℃)烘箱内烘干,购回的样品直接放置在烘箱内烘干,具体烘干时间视植物种类而定。
2.1.2 粉碎
用微型植物粉碎机粉碎,密封,4℃冰箱保存。
2.1.3 提取
称取0.5g干样,加入30mL提取剂,60℃超声波提取30min。取上清,残渣再用30mL提取剂提取30min,重复提取3次。
2.1.4 浓缩
混合3次提取液,在旋转蒸发仪上浓缩至5mL,样品浓度达到1g干样/mL,过滤灭菌,4℃冰箱保存。
2.2 室内平板抑菌
2.2.1 PDA 养基的配制
配方: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5~20克,自来水1000毫升,自然PH
配制步骤:称取200g马铃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加水煮烂(煮沸20~30分钟,能被玻璃棒戳破即可),用四层纱布过滤,再据实际实验需要加葡萄糖和琼脂,继续加热搅拌混匀,稍冷却后再补足水分至1000毫升,分装试管,加塞、包扎,(121℃)灭菌20分钟左右后取出试管摆斜面,冷却后贮存备用。
2.2.2平板培养基的配制
PDA培养基和培养皿分别灭菌后,在适当冷却后加入一定浓度的提取液,
倒平板,制成含毒培养基。部分加入提取剂作为对照培养基。
2.2.3 接种立枯丝核菌
用打孔器(内径0.5cm)在已活化培养的立枯丝核菌培养皿内沿同心圆打孔,然后用镊子将菌片接入上述制成的培养基。以加入提取剂的培养基作为对照。有菌丝的一面紧贴培养基,每个处理重复3次。25℃培养箱培养72h。
2.2.4 结果记录
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对立枯丝核菌的生长抑制率。
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直径-样品菌落直径)/对照×100%
3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丙酮提取液的抑菌效果
以丙酮做提取剂对试验材料进行超声波提取后,所出现的抑菌效果存在很大差别。供试的植物丙酮提取液在浓度为1 g干样/100mL下,都表现出相对较高的抑菌效果,但随着浓度的下降,抑菌效果会下降,综合结果可以看出有 3种中草药具有强烈的抑菌效果,分别是丁香、牡丹皮、花椒。丁香的抑菌效果最好,且随着浓度的降低仍然保持强烈的抑菌效果。丁香、牡丹皮、花椒这三种药用植物的丙酮提取液中的活性成分很有研究价值。可以继续研究开发成为有效的植物源杀菌剂。
3.2 80%酒精提取液的抑菌效果
80%酒精作提取剂进行超声波提取,研究该提取液对立枯丝核菌的生长抑制效果。结果表明80%酒精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并不理想。与丙酮提取液的效果有很大不同。只有丁香的抑菌效果比较明显,和丙酮提取时效果相当。其次是牡丹皮,其他植物都表现出较低的抑菌作用。
4 讨论总结
乙醇和丙酮都是常用的优良有机溶剂,在本研究中用80%的乙醇提取时大多供试植物的抑菌效果都不明显,与丙酮相比有天壤之别,本试验的目的是为了筛选出抗立枯丝核菌的天然药物,用丙酮提取时,筛选出了3种中草药植物对立枯丝核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分别是丁香、牡丹皮和花椒,可以继续研究开发成为有效的植物源杀菌剂。
在杀菌剂的研究开发中,活体药效试验是不可缺少的试验内容。在当前植物提取物和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中,一般都是首先从室内抑菌筛选开始研究,当筛选出抑菌活性较强的物质时,再通过活体试验检验其防效。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药用植物源提取物应用到田间试验中的几率更大。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