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保靖县迁陵小学 何庆海 416500
湖南省保靖县岳阳小学 姜仁炳 416500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蒙学科。教材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信息,多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陌生难懂的科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所以,作为科学教师,只有锲而不舍地学习新知,日积月累地提升素养,想方设法地改进教法;才能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探究新知,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一、充足电量,让我们厚积薄发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不断地学习,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事情。要教好学生,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通过在岗培训、业余自学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教师间也应加强切磋,勤于总结,使课堂教学逐渐由传统的经验型向科学型过渡。俗话说得好:
打铁必须自身硬;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水。我们只有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左知历史,右知科学,充足了电量,才能厚积薄发,在小学科学的课堂里游刃有余。
二、教研教改,让我们因材施教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是未来的发明者和建设者,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彰显他们的个性特质,培养他们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首先,我们要研究学生。研究他们的兴趣爱好,研究他们的学习动机,研究他们的学习潜力等等。其次,我们要研究教材。研究教材的知识点,研究教材的兴趣点,研究教材的重难点等等。其三,我们要研究学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方法来确定教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各扬其长。
三、重视实验,让学生探究交流
科学的探究离不开实验,研究它的主要方法是科学实验。通过验证性实验可以巩固课堂知识,通过探索性实验可以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加强实验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搞好实验教学,我认真指导学生掌握实验的步骤和要领,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在实验前,我指导学生认真预习,将实验步骤化繁为简,抓住实验步骤的关键,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实验效果。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细心操作,认真观察、探究现象、积极思考,合作交流。力求做到让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有机结合。我在教学《改变浮和沉》时,把学生分为八个实验小组,每个小组责任到人。为了使一些物体改变浮沉状况更为直观、形象,我要求学生组内进行交流讨论,然后组间比赛,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探究新知深入,合作交流踊跃。 四、运用媒体,促学生兴趣盎然
在小学科学课本中,虽然有丰富多彩的实物图,有生动形象的模型图,有富于情趣的文字说明,但只靠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动手实验,很难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使用多媒体,不仅能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服务,更能点燃学生学习的心火,使学生兴趣盎然。让学生体验情境,并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效果等)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五、拓展练习,让学生提高素养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特强的学科。课外作业以课内学习为立足点,拟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实践性、趣味性、合作性、创新性等较强的作业。
譬如,布置学生养一只可爱的小动物,栽培一种喜爱的小植物等,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布置学生调查周围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染情况,调查周围交通工具的利用和污染的情况,要求学生写调查报告;布置学生与家长一起试验不同的土壤对蔬菜栽培的影响,要求学生写实验报告等等。通过这些拓展练习,既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又促使了学生健康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