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浅议小学低年级字形识字教学--作者:谭燕

浅议小学低年级字形识字教学--作者:谭燕
                                      广西靖西市新靖中心小学    533899
 
摘要:掌握字形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是一大难点。汉字数量多,结构复杂,形近字、同音字难以辨析,对部分儿童来说字形比字音字义要难掌握得多。因此如何让儿童轻松识记字形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字形识字;教学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掌握字形是难点。如何更轻松、更容易让小朋友掌握字形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迫切所要解决地难题。早期的汉字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语素的意义有着直接联系。许多字从字形上就可以看出它所代表的语素的意义。但随着字形的演变,象形字变得越来越不象形。结果是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语素在意义上也失去了原有的联系。这个时候,字形本身既不表音,也不表义,变成了抽象的记号,因此学生对于这些抽象的符号的识记和理解就更加困难了。
  汉字可以分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以及形声字。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
  1、象形字
  象形字是用摹拟事物形象的方法造出的字,其“形”与“义”浑然一体。象形字在汉字总数中只占5%左右,象形字就能掌握一批批汉字。例如 “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2、指事字
  指事字大多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符号而成。例如“木”是个象形字,在它下面加“一”表示树根,成为“本”字,在它上面加“一”表示树梢,成为“末”字,这一横有“指事”的作用。又如“旦”是在“日”下面加一横,表示太阳已从地平线上升起。对于指事字,弄懂了字义,也就记住了字形。
  3、会意字
  会意字是用合字表义的方法造出的字。例如日月合成光明的“明”字;双木是“林”字;三木是“森”字;火上加一个盖,就是“灭”字;家中起了火,就是“灾”字等等。这种把字形与字义紧密结合起来的识记方法,当然容易记得牢固。
  4、形声字
  在形声字里,意符就是形旁,它一般能指明字义的类别。例如 “氵”是“水”的左偏旁变形,以“氵”为意符的字“河、湘、汪、汛、汗、溶、滨、灌、泣、泥”等,其意义都跟水或其他液体有关。形体近似的意符还有“礻—衤”、“木—才”、“忄—十”、“刀—力”等等,把它们辨别清楚,对于识记形声字很有用处。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字形识字这一块是十分重要的。根据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采用专题教学形式,阐明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规律、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从中不难听出当今教育在字形识字这一块多么重视。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在低段实施字形识字教学呢?下面让我来谈谈自己这些年来的教育方法:
  一、拆新变熟,以熟记新
  小学低段教学中的很多生字往往是可以拆成好几个学过的字。如“趣”、 “畸”等字,我们可以把“趣”拆成“走”、“耳”、“又”或“走”、“取”来进行教学。这种方法不仅让孩子们记住了新字,又可以重新记忆以前所学的字,可谓是事半功倍,一举两得。
  二、同音发散,更部记新
  教学中的很多生字往往有很多字的读音是差不多的,而且字形也差不多。例如,在复习“清”时,我让孩子们举出与“青”字有关系的字。这时“请”、“情”、“晴”、“蜻”等字都出来了,接着我会用开小火车的形式让他们组词,强化记忆。在教学中这种例子还有很多,学生学会了这种方法,很多生字在学生手中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有趣了。
  三、以玩激趣,乐中记新
  低年级小朋友对游戏最感兴趣了。在以往的生字教学中,我们可能常常会因为字形教学的枯燥和效果不佳而苦恼,如果我们能抓住儿童最感兴趣的东西入手可能其效果就不一样了。如在学“丛”时,难点是要与以前学的“从”区别开来,同时记住“人”的捺变为了点。根据这一难点,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实物演示来完成:请两位个头差不多高的学生走上讲台,请他们勾肩搭背地走在一块木板上,就编出了“两人桥上走,一捺变成点”这样的顺口溜。除了顺口溜以外,猜谜识字也是一种好方法。如“告”字学生很容易把上面部分写成“牛”字。我用“一口咬掉了牛尾巴”这个字谜来记住它,深刻地记忆很难让小朋友们再犯毛病。这时,老师帮助学生总结一下,就会发现规律了。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