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初中物理教学中几种导学策略之初探--作者:何政

初中物理教学中几种导学策略之初探--作者:何政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第三中学      553500

摘要:物理教学中导学策略显得非常重要,好的导学能够牢牢地抓住学生心理,诱发其好奇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甚至让学生进入角色成为课堂、时间和学习的主人。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效率和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导学;策略;激活;兴趣;设疑;引发;思考

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如下几方面的导学方式,其效果不错,现在简述如下,与大家共同分享,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

一、利用生活实例进行导学,激活学生的感性知识

     物理来源于社会及实际生活,利用生活实例来进行导学,能很好地激活学生的感性知识,使原本抽象难于理解的物理知识具体直接化,化繁为简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物理知识,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其特点是,充分利用学生的感官,引发他们的记忆,让他们的生活体验为教学服务,在“惯性”一节的教学中,生活中的一些惯性现象,学生体验就很深,比如;坐公共汽车,突然开车和突然停车时,人会向后仰和向前倾;人走路被绊脚石绊倒向前和脚踏西瓜皮向后倾倒,这些生活实例具体而实在,用于导学,让学生感觉到好像刚发生在昨天一样,毋庸置疑。在摩擦起电现象一节的教学中,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现象也很多,如用梳子梳头发时,头发随梳子飘动  ;夏天晚上睡觉脱毛衣时会产生电火花;打雷时伴随着的闪电等。这些生活实例,鲜活而新奇有趣,同时显得真实具体,富有吸引力,用于导学,无需花费太多口舌,学生便会死心塌地的相信老师所言,因为他们已有所感触和体验,这些事都发生在他们身边,他们相信自己的直觉,无需老师大费周章地作出解释,而只需画龙点睛的说这就是什么现象就可以了,让他们能用物理语言去描述这些物理现象即可。这样既可让教师教得轻松,又能让学生学的踏实,省时省力提高教学效率且不妙哉。

二、利用演示实验进行导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用新奇有趣的演示实验,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造成悬念,引发其探究激情,比如在八年级物理的引言部分的教学中,这种教学导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它的优势。0.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怎样?)、0.1—2(会跳舞的小人)、0.1—3(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0.1—4(兵乓球会下落吗?),又如在大气压一节的教学中,杯水实验、瓶口吞鸡蛋的实验等等。这些演示实验的最大特点是,学生所看到的实验现象往往会和他们的想法不一致,造成悬念,与其思想发生冲突,由于初中生具有好奇、好胜和极易冲动的心理特点,从而激发其求知欲,在其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因急于想知道为什么,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萌发其学习动机,爆发出学习动力,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一切教学活动在一种自愿、自觉和主动的心理作用下,顺理成章的进行,无需施教者强制。因为,他们被这些新奇有趣的而且与自己想法背道而驰的实验现象所牵制和吸引,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急于想了解事情的真相,因而在这种内在驱动力的作用下,引发其学习动机和探究热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从分的体现,自主式和探究式等学习方式得以实施。

三、设置疑问进行导学,引发学生思考

     教师可针对某一现象或问题提出疑问,从而引发学思考,能够很好地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种方式有利于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拓展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领作用。但这种导学方式需要教师设疑要精,新奇有趣,这种疑问必须对整个教学活动起到一个“导火索”的作用,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并且心甘情愿无需理由地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因为内因在驱使他们,比如:在《惯性》一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向学生设置这样的疑问,人走路脚被绊脚石绊倒向前倾倒,而脚踏西瓜皮向后跌倒,这是为什么?又如: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一个小实验——吹出来的水,来设疑,具体做法是,用一个杯子,盛半杯染成红色的水,两根塑料管,将其中一根插入水中,用另一根沿着第一根塑料管上方水平快速吹气,将会看到杯中水沿着第一根塑料管迅速上升,并喷出管外,此时教师便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紧接着教师又问到,春风为什么能把开着的教室门吹关闭?为什么龙卷风能卷走屋顶?等等。又如:在《力与运动的关系》一节的教学中,由于学生错误的生活经验,总认为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会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而且这种错误观念影响极深,不易改变,因为生活中的很多力与运动的现象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如此,此时教师千万不可急于求成,只能慢条斯理,逐一递进地施教,这时教师可向学生这样设疑,问道足球如何飞出去,根据学生的思维习惯,学生便会随口答到用力踢它,随即教师又问道,如果不用力踢它,即没有力的作用它还会飞出去吗?依据学生的固有思维,他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不会,此时教师可不管学生对错,只需问道,那么足球离开脚后还受力吗?学生会回答不受力,此时教师便可追问到,那么足球离开脚后为什么还能飞呢?依此类推,子弹离开枪膛还能飞,离开弓的箭还能运动等等,这又是为什么?相信学生此时已哑然,这样设疑便可将学生巧妙地带入到问题情景中,让其带着思考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教学活动中。让教学活动在学生自觉和自愿的心理下进行,无需要大量的花费口舌进行说教,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其教育教学效果也就不用多说了。

四、利用情境导学,设置悬念

在施教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情景设疑导学,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造成了悬念,抓住了学生心理,因为他们想知道,从而让他们主动自觉地在不知不觉中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质量》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手举一把铁锤和一颗铁钉,问道谁重谁轻,根据生活经验学生能做出正确的回答,此时教师话锋一转,问到这是为什么呢?从而巧妙地设置悬念,进入课题。又如在《大气压》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设置这样的情景进行导学,教师首先可用左手借助塑料管悠闲地喝着饮料走进教室,同时右手提着一瓶香槟,装着及其享受的样子,有意引起学生注意,随后教师可向学生问道,是什么力量让饮料上升到我的口中,根据学生错误的生活经验会回答,是吸的力量,此时教师无需反驳,只需问道当真如此?然后教师便可请一位男生上来,用嘴衔住摆在讲桌上的玻璃瓶口,当场表演口吸香槟的实验,结果香槟并没有进入到该同学的口中,随后教师又请一位壮实的男生,再次实验,结果还是一样,此时教师便可抓住时机,问道饮料为什么没有被吸入口中?看来饮料并不是被吸上来的,而是另有原因,从而造成悬念,此时教师便可借机引入课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教学活动。

五、用诗句、歌词和对联进行导学,情趣多

有很多诗句、歌词及对联中蕴含着物理知识,巧妙地应用诗句、歌词及对联进行导学富有情趣,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进行了学科交叉,进行横向联系,让学生知道各学科知识都非常重要,消除学科本位观念,比如: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中,可引用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的诗句来导学,也可引用“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歌词来导学,又如:在光学知识的教学中,关于光的反射、折射和直线传播的教学中,可引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和“潭清疑水浅” 等诗句进行导学,应用这种导学方式非常具有情趣,让学生认识到在语文知识中还蕴含着物理知识,很有意思,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充分被调动起来。有时对联中也隐藏着物理知识,如有副对联这样写道“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未降;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这副对联中隐藏着晶体的两种物态变化过程及特点。如果在热学物态变化一节的教学中引用这样的对联进行导学,无疑平添几分情趣,活跃气氛,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轻易掌握知识,且不快哉。

参考文献:《贵州教育》、《盘县教育》 、《青少年心理透析》、《初中物理精要》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