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课前三分钟台讲在小语教学中的作用--作者:徐婷玲

课前三分钟台讲在小语教学中的作用--作者:徐婷玲
江西省余干县三塘乡中心小学  33510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要时刻注意训练学生的口才,训练他们说话的能力,让他们会说话,说好话,在说话过程中同时也能锻炼自己,启迪自己的智慧,升华自己的思想。让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而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演讲就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口才,提高学生素质的方法。下面就课前三分钟演讲对学生的几点作用谈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促进认知
演讲是一种以口头语言表达为主,态势语言表达为辅的,通过面向听众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以达到感染人、说服人、教育人为目的艺术化的语言交际形式。具有鼓动性、针对性、适应性、艺术性、情感性等特点。核心功能是影响和感召听众。演讲的特点和功能及中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决定。学生对这种活动是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前演讲活动中,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我要求全班同学按平时值日顺序,在每节课前(预备铃后,上课铃前),让一位同学上台发表自己的演说。要求三分钟左右,内容不限,题材不限,可以是即兴演说,也可以讲一则小故事,或者讲析一首诗或一首词,还可以是某个成语的典故等等,只要是上台开口说话就可以达到目的。学生也会异常兴奋,个个跃跃欲试,还可以促进学生在课前主动搜集资料,阅读课外书,他们会期望自己能如老师那样在讲台上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实践表明,学生准备的演讲内容,绝大部分是涉及到语文课文中的有关内容,更好地促进他们对课文的深度理解和感悟。
二、促进创新,不断地自我完善
演讲是语文素质综合运用的体现,它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敏捷的思维,还需要较强的记忆力和语言表现力,语文课前的演讲不是相关材料的流水账陈列,而是需要运用一定的逻辑思维方式,重点突出,通过有效的语言表达对演讲主题进行演说,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熟知与演讲,主题相关的材料,准确识记重点知识,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迅速认识结构,其次,通过思考,再确定演讲中的立意角度,论证的逻辑思路,围绕主题,精选材料和语言,优化含有知识,通过思维创造,使有关材料与演讲主题融会贯通成为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最后通过演讲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见解,启迪现实。
三、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高尚情操
课前演讲要求演讲者在台上有悬河之口和文雅的举止,而不是在台上搔首异姿,左顾右盼,或是低头低眉,扭扭捏捏,不敢抬头看观众。演讲时要求他们举止得体、大方,言谈谦逊、高雅。当然在刚开始时,不可避免地有一部分学生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倍感紧张、羞涩,甚至结巴等现象,但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纠正、监督、支持和鼓励,会逐渐消除这些不良之“症状”。慢慢地就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口才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创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也更好地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相互交往交流,形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高尚情操。
四、积累了生活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说话、演讲是写作的基础。我们的学生常常一触摸写作就颇感迷茫,一到写作课,便抓耳挠腮,不知所措,一则没有素材可写,积累贫乏,二则有话不知怎样表达,象是茶壶的饺子,不知怎么倒出来,而这课前演讲则有效地缓解了这个“毛病”。可以帮助他们在日常学习中会不知不觉地积累了一些写作的生活素材。因为是自己同学演讲的内容,是同龄人,往往容易引起共鸣,对所讲的内容也容易记住。一个学生把自己积累的生活素材通过演讲告诉全班同学,也让全班同学都记住了这一写作素材,日积月累,相互积累,大大地丰富了学生之间的写作素材,拓宽语文教育资源,同时也有力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五、丰富情感,促进思想的升华
语文课前演讲还具有“知、情、德、意、行”的功能。演讲能启迪智慧,学生对语文有关典型知识的剖析、成语的典故、寓言的蕴含道理,童话里的思想感情等等,都能增长学生的智慧,揭示人生的规律、生活的真谛,做人的道理及做事的原则,通过课前演讲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能表达学生的爱憎之情,能增强学生的道德感、责任感。更能增强学生的意志,增添学生的信心和勇气,演讲由情及理,精神升华,进而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更好进行学生的学习生活。
总之,语文课课前三分钟演讲对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可坚持不懈地进行,让学生得到长远的发展。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