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语文课堂应有朗朗的读书声--作者:王长娥

语文课堂应有朗朗的读书声--作者:王长娥

         吉林省集安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13420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然而现在的语文课堂却少了读书声。 我以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给学生读的机会与时间

任何技能的形成都需要一定量的训练做保证。我们的学生读不好主要原因是读的时间不够。不难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已少有朗朗的读书声了。老师为了把课文讲透一味的提问题,有时为了板书预设的一个词一个劲的引导,占据了学生读课文的时间。还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已是阅读教学必须面对的课题了。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正可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许多课文后面都有朗读的具体要求,阅读教学中我们以课后问题为引领,多读少讲,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通过自主朗读读懂课文,读出感悟。课程标准对默读也有明确要求:一二年级学习默读;三四年级学会默读;五六年级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能力的形成也是要有训练过程的。我们在操作过程中也提出默读的要求,但往往是蜻蜓点水,远不能保证学生切实的默读的时间,更别说思考了。至于粗读、浏览等读书方法同样需要时间去训练。

二、  帮助学生建立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读书也是这样。我们的学生没有良好的读书习惯,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爱读书。有的学生一拿起书就困,有的学生看似在读,但思绪已不知游走何方。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没有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再就是他们没有体验到读书的乐趣。氛围的营造容易,但兴趣则需老师精心的培育。笔者以为,培养学生读书兴趣首先在阅读教学中要经常改变读书的形式,如教师的导读,分角色读,比赛读等等,灵活多变的读文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积性。同时教师要及时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进步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要鼓励学生回家读给家长听,要给读书好的学生家长发喜报,要开读书汇报会,让读书多的孩子有展示的机会,要建议学生与家长共同读一本书……,关注学生的读书感受,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三、  指导学生形成读的技能

任何事情都是有章法的。在阅读教学中读书应有层次有目标,恰当的运用多种手段,充分的调动学生耳口脑多种感官密切配合,从而完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一教学目标。一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可以让学生大声的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注意字的发音。读准字音,只有大声朗读才最有效。二读课文弄清大意。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轻声读文,边读边想,弄清文章中的人物及所发生的事情。在学生理清思路的情况下提出阅读问题,让学生默读或浏览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及事情的脉络。同时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句段。三读课文准确流畅。这一环节旨在精讲评析。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尽快把学生引入语文的学习情境中,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通常采用导读、赛读、配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总之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充分的读,要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四读课文传情达意。只有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才能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声情并茂,用声音表达情感,用声音感染他人。其实每一层次的读,读几遍因生而异,用什么方式读因人而异,但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可更改的,只用这样才能保证语文课的目标达成。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也就体现于此吧。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