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咏柳》教学设计--作者:郭 妮

《咏柳》教学设计--作者:郭 妮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南街小学                        710100
摘要:本节课旨在创设诗词意境,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营造氛围拉近学生与作者距离,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诗词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韵律;吟诵;想象;赞美
教材分析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的柳树。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赋予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
教学目标
1.    认识2个字,会写5个字。
2.    在反复吟诵中,理解古诗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背诵诗句。
3.    在诵读链接中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
会吟诵这首诗,在反复吟诵中,理解古诗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背诵诗句。
教学难点
在诵读链接中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  读中理解  探讨交流  吟诵升华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一、以旧导新,了解作者
(听老师吟《回乡偶书》,谈听后感受。)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  |  -  — |  | ——
少 小 离 家 老 大 回,
-  — -  |  |  — ——
乡 音 无 改 鬓 毛 衰。
-  — -  |  ! — !
儿 童 相 见 不 相 识,
|  |  ! — -  |  ——
笑 问 客 从 何 处 来。
一二声平三四仄,
入声归仄很奇特,
平长仄短入声促,
韵字平仄皆回环。
(古人读书皆吟诵,吟诵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了。古人吟诵分平仄,平声字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读一声,二声的字;仄声字就是现在读三声,四声的字,入声字很特殊,归仄声,比仄声还短促。)
1.    谈谈自己对贺知章的了解
贺知章,唐代诗人,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少年就以文词而出名。
2.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贺知章的《咏柳》,咏鹅是赞美鹅(咏,意思是用诗歌的形式描述,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咏柳是赞美柳树,赞美雪就是咏雪,歌颂梅花就是咏梅……)看老师板书课题,(提示“咏”书写时“口”高而小,上宽下窄;“永”捺画伸展。)
二、初读正音,感悟节奏
1.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展示朗读正音。
3.诗词讲究节奏,有韵律美,请看提示进行练习。
咏  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多种方法练习:拍手、打节奏、比赛、男女对读、齐读等)
4.字如其人,人如其字,横平竖直方显汉字之美。
强调:
(1)“碧”书写,上下基本相等,“石”丿长,口扁方。
(2)“妆”谁爱梳妆打扮。区分“壮、状、妆”
(3)“裁”裁剪。车把货物载;衣服需裁剪;移木来栽树。强调长横要斜,斜钩要长,“衣”小,捺变点。
(4)剪:横长,“刀”稍扁,撇长伸。
三、品读理解,领悟诗情
1.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请孩子们默读古诗第一句,想象诗中柳树的样子,可以在重点字词旁做批注。(自由读)
2.(诗配画)讨论交流,你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柳树?
(1)抓住“碧玉”“妆”“绿丝绦”等重点字词理解感受柳树的色彩美、姿态美,体会两处比喻的精彩。
(2)创设情境引读:
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唐天宝三载,他奉诏回乡,百官迎送,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他是什么心情?(读或吟诵第一句)
在这拂堤杨柳醉春烟的二月天,当他来到潘水河边,感受微风拂面,看到柳芽初发,春意盎然是什么心情?(读或吟诵第一句)
4.看到这亭亭玉立婉如少女般柔美的垂柳,诗人想到了什么?
(板书:看柳树  想春风)
5.作者只是在赞美柳树吗?春风一拂千山绿,春风十里花草香,你想怎么赞美春天?
6.我们也可以用吟诵来表达我们的赞美之情!
咏  柳
唐  贺知章
!  !  -   —  !  |  ——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   —  -   |   !  — ——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  —   |  !  -   —  !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   !  -   —  |   |  ——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师生划调练习吟诵,慢声按照平仄诵读--跟老师吟诵--自己练习--个别咏诵--带着自己的理解吟诵)
    7.诗如歌,唱歌会反复,我们读诗也可用叠读法(师生配合)
四、对读入境,拓展延伸
1.对读对吟加深理解。要求:感情语气要一致
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苍翠欲滴啊!
!  !  -   —  !  |  ——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
|   —  -   |   !  — ——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的尖尖的,整整齐齐,是谁裁剪出来的呢?
!  —   |  !  -   —  !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剪出来的呀!
|   !  -   —  |   |  ——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5.诗里有情,诗里有故事,把这首诗变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
6.大自然是多么神奇啊!小草发芽生长,柳树那长长的枝条随风飘舞,还在抚摸着堤岸呢!(朗诵《村居》);雨后的早晨,鸟儿鸣叫,昨夜的春雨不知打落多少花瓣。(朗诵《春晓》);春日里,燕子衔泥筑巢,鸳鸯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朗诵《绝句》)那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没有长成树荫呢!(朗诵《宿新市徐公店》
7.作业超市
(1)吟诵古诗。
(2)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3)积累吟诵描写春天或柳树的古诗。
 
板书设计
         看   柳树
咏  柳               赞美、喜爱
 想   春风
(指导老师:杨巧娥)
 
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中年级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研究》XDKT4109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