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靖西市新靖镇中心小学 533800
语文课堂艺术应注重寓教于乐,让课堂充满快乐气氛,使语文教学成为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把学生的才智和能力置于一种充满活力的活动中,使他们产生愉悦感,欣然接受语文课堂的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能动的学习语文。
如何营造这种良好的课堂气氛呢?
首先,发扬课堂教学民主,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受到尊重、渴望成功是人的心理需求,自尊心是人性的顶峰,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而尊重则是教育学生的前提。面对知识经济挑战,必须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彻底改变只重视高分学生而忽视大部分学生的不良现象,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提高所有学生的素养,使每个人都有所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发挥潜能的领域,让他们发展才智,体验成功,增强自尊和自信。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和谐、愉快教学氛围的核心,它不仅决定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而且决定教学成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热切的期盼、真诚的信任和坦诚的爱,去点燃学生心中自信的火种。这种期待流露于言行举止,甚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之中,学生受到感染,情绪活跃起来,就能轻松愉快的学习,使知识交流和情感交流融为一体,师生都能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课堂上自然就会弥漫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其次,挖掘学生优点,体验成功快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承受生理负荷,还要承受心理负荷。两者超载,学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困惑、疲劳、烦闷,产生不满、紧张,甚至愤怒情绪。教师要在教学中实施正强化,即运用肯定、表扬、激发、鼓励等正面手段,充分发掘学生的优点,使其得到巩固和发展,形成一种心理定势,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学生一旦有了这种力量,就能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盎然的课堂,气氛自然是快乐的。
再次,运用教学技巧,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如讲故事、设置悬念等作为一堂课的开端吸引学生;用提问题、换角色和精编练习方式,使学生在整个教学中兴趣盎然;用留有问题、简单回忆及释疑点拨方法组织课堂的结尾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气氛。还可以利用中学生好胜心强、有一股不服输的钻劲的特点开展竞赛,激发兴趣,使之处于紧张、兴奋的心理状态,高效的进行知识的传递与吸收。可以安排复述、定时背诵、默写和抢答等的比赛活动。合理设置教学时间和环节,使教学既有高涨,学生情绪振奋阶段,又有教学平稳,学生情绪相对稳定阶段,以及学生自由支配情绪阶段,从而使他们思维活跃,发挥正常的智力和能力,心情舒畅地汲取知识技能。这样就可以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致,扫除厌倦情绪,造成一种快乐的课堂气氛。
此外,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声情并茂的朗读等,把学生带入课文形式美和内容美的愉悦感受之中,让他们体味联珠妙语和无穷韵味,迸发出会心的笑声,酿成一股浓浓的欢乐氛围。
总之,课堂中的点点滴滴,只要善于挖掘、合理运用,都可以成为快乐的种子,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师生在欢乐气氛中愉快的教书育人、读书学习,在快乐中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