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思考--作者:杨建全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思考--作者:杨建全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            637900
语文阅读能力是初中学生必备的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如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呢?笔者通过实践,认为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对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大有益处。
语文阅读能力是初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它不仅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直接影响,关系到学生的考试,而且对于学生的信息接收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成了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依靠学习评价,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然而,在当前语文学习评价体系中,总结性评价占了绝大多数,而现代教育评价则强调评价的反馈、矫正功能,根本目的是使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适合教育对象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以,用于改进工作的形成性评价比总结性评价重要。
何为形成性评价呢?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学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状况进行评价,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动态中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达到预期目标。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我们在听课时发现,很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评价大多是肯定式的,比如,学生发言后教师评价“说得很好”,学生朗读后教师评价“读得不错”等等,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其实,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还可以多种多样。
一、点拨式评价
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提出问题:济南的冬天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请你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先有两位学生分别回答是“响晴”和“没有风声”。第三位学生回答:“刚才两名同学回答的都只是济南的冬天某方面的特征,而老师的问题是‘济南的冬天的总体特征是什么’,所以,他们是答非所问。我认为济南的冬天的总体特征应该是‘温晴’。‘温晴’既包含了‘无风声’——温暖的特点,又包含了晴朗无云、有日光——‘响晴’的特点,所以用‘温晴’一词来概括济南的冬天的总体特征才是最正确的。”此时老师说:“这位同学能从老师给出的问题入手,审题很严谨。‘特征’与‘总体特征’两字之差,如果忽略了‘总体’二字,答案就会出现很大的偏差。看来‘差之毫厘’真会‘谬以千里’啊!”这位老师的评价就是对学生的点拨式评价,在评价中肯定学生的优点就是对其他同学的点拨:一是引导学生审题要严谨,二是引导学生怎样对问题进行分析。
二、启发式评价
当教学进行下去,张老师提问:老舍先生在《济南的冬天》中向我们描绘了哪几幅美丽的图画?请你依照示例“古城全景图”依次概括,写在草稿纸上。一会儿,一位学生说是“雪后小山图”,老师说:“有没有不同意见?”老师的评价实际上是暗示学生有更合适更恰当的概括,既启发学生思考,又推动了学习。
三、强调式评价
教学到了“品读课文,赏析画面”环节,老师设置了一个任务:你最喜欢济南冬天的哪一幅画面或是文中的哪个句子?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再具体说一说,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将济南冬天的山水描写得这样的美?并提示学生可以从以下角度去品析:全景微景、远景近景、动景静景、正面侧面、虚写实写、拟人比喻、对比烘托、情景交融。学生回答后,教师总是不失时机地评价:“这位同学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了赏析。”“这位同学从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入手进行了赏析。”“这位同学从对比烘托的写作方法入手进行了赏析。”等等。这样的评价起到了很好的强调作用,特别是对于是是而非的一些学生,通过强调,能加深他们的理解。
四、矫正式评价
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设置了任务:阅读课文,找出一两句你最喜欢的描写紫藤萝的句子,揣摩写景的妙处。有学生回答:“最后的‘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写了藤萝花给‘我’力量,让‘我’产生了希望和勇气,和开头形成了首尾呼应。”这时,老师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不是对紫藤萝的正面描写,而是‘我’的心理感受。我们要找的是描写紫藤萝的句子。”老师的这一评价,对学生理解上的错误进行了矫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阅读的方向。
五、拓展式评价
当说到“挑逗”一词的妙处时,学生认为:“这里是褒义词,写出了藤萝花在阳光照射下闪闪烁烁的情态。”老师先强调式评价:“将花朵最浅淡的部分在阳光反射作用下闪闪烁烁的效果说成是在和阳光‘挑逗’,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又说:“这类似于朱自清《春》中‘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里对朱自清《春》的拓展,很好地把新旧知识进行了勾连,起到了启发联想,开阔视野的作用。
六、补充式评价
当学生说:“‘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开得繁密,气势恢宏。”老师评价为:“用瀑布比喻盛开的紫藤罗花,化静为动,不仅写出了紫藤罗花旺盛的生命力,还使其显得灿烂辉煌。”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补充,深化了学生对句子内涵的理解。
除了这些,我们还经常用到追问式评价、比较式评价、总结式评价等等。这样,既发挥了形成性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自信心,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主动、和谐的发展,这是形成性评价的出发点。
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它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形成性评价的应用,能让我们不断改变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核心素养。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