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总结--作者:施玉红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总结--作者:施玉红
                       云南省安宁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650300
 
摘要:加强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研究多媒体运用的方法和技巧、课件制作的策略;研究教学程序在课件制作中的体现作用;研究根据教学内容,特别是在教学中形象性的音画材料选择及恰当体现;研究板书与课件内容如何体现的过程;研究课件材料及课件制作技能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产生的实在意义。
关键词:艺术学科;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有效运用
 
一、   总体情况
本届竞赛的参赛教师多,所以分五个小组在五所学校同时进行,我们是第五小组:艺术学科,由音乐、美术、体育和信息四个学科组成,参赛教师共有13人(音乐4人、美术6人、体育1人、信息2人),竞赛时间是2017年12月4日至6日,地点在一所学校的直录播教室。此次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竞赛,采取的是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在竞赛前一周组织参赛教师抽取课题作准备。
这次竞赛的情况比往届进步很多,从学校的重视程度、参赛教师准备情况上看得出,对本次竞赛活动的高度重视,首先报名参赛的艺术学科是历届最多的一次,而且参赛的教师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作了精心的设计,教学方法也是风格各异,各显风采,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充分展示了学科特点的优势,同时也展示了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的提高,对教材的把握也到位,有的教师真正做到了用好教材,“吃透”教材,同时也展现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充分有效的运用。
二、课堂竞赛中反映出的情况
(一)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亮点
1、大部分参赛老师的教学设计符合《课程标准》及教材要求,教学过程设计选材广泛、教学风格丰富多彩,学科特点突出,合理地确定课时课题内容,这是关键的一步。此次课赛的课题是同课异构,这是一个比较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比赛方式,参赛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把自己最擅长的教学技能展示出来,同时突出多媒体在学科中的有效运用,这就综合地反映出参赛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日常教育教学的策略——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风格适合自己,教学中怎样运用多媒体更有效。
2、大部分参赛教师能熟练驾驭教材,在认真研读教材内容、把握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重难点突出,在解决和突破重难点的办法及措施上效果明显。一般来说,学科课题的确定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最终更要讲求课堂教学效率和优秀课例。而优秀课例更要求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有效性,而且这个目标必须符合课标、教材要求、符合学生学习的要求(也就是一节课的教学要求)。此次课赛中,大多数参赛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比较明确有效的,如:歌唱练习中的专业基本知识技能的传授;绘画技能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突出了综合性和活动性。
 3、教学设计及操作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活动及方法指导。一部分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彰显教学艺术和个性特点,使得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环节的组织严谨自然,易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然而然得到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所有的参赛课中,大部分教师能摒弃了传统教法中教师包讲、让学生听和记,忽视学生学习情绪与积极性的现象,而表现出的是师生双边活动的配合,确实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既注重学生活动,又注重学习方法引导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方面显然要有效得多。
4、课堂教学环节的组织与操作紧凑流畅。大部分参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双边活动的协调组织,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及习惯培养;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和运用,在教学活动中能给足学习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展示的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启发、点拨的作用发挥较为明显。本次课赛中,大多数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均能做到环节紧凑、程序明晰、操作流畅,尤其几节好课更为突出。
 5、大部分参赛教师课堂教学效益意识较强,注重课堂教学反馈与学习拓展延伸,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如有的教师采取课堂学习小结后作出课堂教学反馈和检测;有的教师则采用每一个教学环节后及时进行教学反馈,调整方式后又组织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学习和反馈;有的教师又采用拓展延伸中融入学习反馈和巩固等等,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明显增强。
重视学科与现代教学技术的整合策略,课赛中,所有教师都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辅助作用,多媒体的有效运用,加大了课堂容量及相关知识的信息量传送,课件的制作能围绕学科教学的特点要求,以突出“教学流程”和“示例、材料、问题提出、探究活动的任务、方式方法、结论总结”等相关信息输送的设计,选取与教学内容相符的音乐、画面及图文材料。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也就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不足
1、一部分参赛教师能熟悉教材,能认真研读教材内容,但在把握课程标准要求方面显得稍弱;在进行教学设计,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做到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具体,重难点不突出,无解决和突破重难点的办法和措施 。
2、一部分参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太注重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教学方式和方法单一。如有的无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意识,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提问和牵引下得到知识和能力;有的又是整节课活动次数频繁,老师动辄让学生讨论、交流,可是讨论交流的问题不精简、不集中、任务和要求不明确,活动时间短(1分钟),使得活动的开展只是形式,并无实质性的效果 ;有的忽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总结和运用,只注重引导学习知识内容;还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只有自己,眼中和心中并无学生,一节课只听到老师发出的讲解声。
3、一部分参赛教师课堂教学效益意识不强,不注重课堂教学反馈与学习拓展延伸 。
4、整个课堂教学比赛过程中暴露出较突出的问题是,几乎所有参赛老师都不重视或忽视了板书设计,有的只有一个课题;有的只是几块知识的框题,有的连课题名称都没有写,板书安排的位置也不够规范,随意书写。
(三)课赛中媒体技术运用的优势
1、大部分参赛教师的课件制作和媒体运用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结合比较合理,有应用的必要性; 在媒体技术运用上比较娴熟,无不会操作或不能熟练操作现象,有的甚至在运行中遇到突然问题出都能个人自行处理。
2、大部分参赛教师能充分运用多媒体的各种功能和优势,根据学科特点,有效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系统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体现直观的教学原理,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如:
3、一部分参赛教师能引导学生尝试、参与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过程,让学生上白板进行圈、点、勾、划、批等学习方法运用体验;运用实物投影、拍照联接投影展示学生学习成果。这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动手动脑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较明显的实际效果。
(四)课赛中媒体技术运用的不足
1、一部分参赛教师不能充分运用多媒体的各种功能和优势,根据学科特点,有效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如有些课件拿来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无明显功效;还有的是选材不典型、无针对性;有的是在同一种资源材料上的加工整理不精细,导致费时且效果不明显。
2、一部分参赛教师在课件文本的排版与美化方面不够精细。如字体不统一;字距、行距、段距不统一;有的内容不精简,突出强调性不够;有的太花稍:材料杂、色彩多,有时竖排等等,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在教学中运用的建议
1、教学设计的质量决定媒体运用的质量。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在教学中运用首先要做好学科课堂教学设计。广大教师要树立在教学设计的前提之下制作课件,明确媒体运用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哪些教学内容需要制作课件,明确课件内容与教学内容互补应该呈现的形式。因此,研究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永远是我们广大教师最首要的、最为必备的功课。
2、加强资源材料选材的针对性、精简性、典型性。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越来越多,有针对性的选材和剪辑能力显得更加重要。
3、加强媒体应用与学科整合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意识,重视引导学生尝试、参与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过程,让学生学习活动在白板运用过程中生活化,比如让学生随机进行圈、点、勾、划、批等学习方法运用体验;让学生运用实物投影、拍照联接投影展示学生学习成果。这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动手动脑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较明显的实际效果。
4、加强媒体应用过程中一些技术项目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技术项目运用的有效性。比如,本次课赛中“微课”录播运用质量较以往得到突破,学生参与媒体运用过程的实践较以往得到谈及。但是运用范围不广,只有一两家学校进行研究的推广,希望普及面更广,运用质量和效果更高。
5、杜绝以课件代替教学设计,以课件PPT展示代替教学过程的现象。
四、暴露出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目标的确定不够恰当合理。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合理,会影响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教学目标的确定合不合理更是关乎学生学习效果和效率的重要因素。教师担心学生听不懂而不深讲,教学语言单一、生硬,以至少了作品最精彩的味道和分析;所以课赛中写出的教案也就有所欠缺,既像说课稿,又像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无教学目标、无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和突破措施,这显然不合理也不符合我们的教学常规要求。如何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一句话——既符合课标要求、教材要求、一个课时的要求,还要符合学生的需要。另外,教学目标的确定一定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综合考虑。
2、教学目标形成是教师制定的目标,而不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纵观整个课赛过程,没有哪一位教师要求过学生在学习某某内容时需要解决些什么问题,或需要教师给予什么样的帮助?均为教师自己强加给学生的。当然,这与教师设计必须确定恰当合理的教学目标要求并不冲突。因为教学过程总是存在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而教师的预设总是应该抢先的,而不是跟在学生后面转。所以,建议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用在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得来更好。
3、师生关系的融合程度与课堂教学的特点要求还不尽人意。教学的特点就是要有文气、有灵气、有活气,从教师的神态举止、语言风格到学生参与的情状,决定着课堂教学是否具学科教学的特殊性。而此次课赛中,要么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时富有激情,然而又常出现语言表述上过于重复繁顼;或者语言的刚性过足、刚柔不济;还有的是过于严肃,其实,从此神态上就表明教师的教学观就是“我就是教师,你就是学生”; 有的又过于开放,教师收放把握不到位。这样,会导致课堂教学“文气不足”,更容易形成师生双方活动行为的孤立或对立,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发挥。
4、在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一个是在课件的制作上,大幅大幅的文字材料代替了板书的作用,而这些大幅的文字材料又不注意字体、颜色等方面的搭配,运用起来视觉效果不好;二是教学过程中学科知识的教学结论没有呈现;三是有的更多的是突出教师个人在动画制作方面的技能,而没有突出用此技能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有何实意义。
五、教学工作中改进的意见
从此次课比赛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结合我们平时在学校调研听课时了解的情况,特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与广大教师进行交流:
1、教师应该注重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究,通过正确领会和把握《课程标准》的理念、精神要求、课程总目标、阶段教学目标,我们的学科教学才会有方向,有航标。
2、教师应该注重对所任教阶段的教材的整体把握与研究,教学过程所涉及的每一个知识点(板块),都是相互关联和互为支撑而形成知识建构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就是每涉及到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就必须考虑它在整个知识建构体系中的地位。
3、在日常教学中,抓牢抓死基础不放,把音乐、美术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与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经验积累、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价值观培养训练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的艺术素养才不会成为空话。
4、加大对学生艺术学科基本知识及能力的培养训练力度。艺术学科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这个意义出发,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有一定的训练量,熟能生巧,通过相关信息的输送,使学生在感悟基础上的不断积累。比如说艺术作品的创作教学,如果训练量、讲评指导量不够,不会有多大进展。训练量够,还要讲求科学的训练方法,做到训练有的放矢,力求精讲精练。
5、平常的教学中要认真落实教学常规的各项要求。教研组加强对学科教学常规的落实监督力度,并组织一些交流讨论活动。比如:教学目标如何制定、教学程序如何设计、教案如何撰写等一些较为平实而又有效的教研活动。
     6、加强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研究多媒体运用的方法和技巧、课件制作的策略;研究教学程序在课件制作中的体现作用;研究根据教学内容,特别是在教学中形象性的音画材料选择及恰当体现;研究板书与课件内容如何体现的过程;研究课件材料及课件制作技能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产生的实在意义。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