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 625000
【摘要】我认为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重在活动的开展。只有把过去的历史,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也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我仅以《新航路开辟》一课的教学案例,来展现平时我们历史活动开展的情况。
【关键词】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学生对历史感兴趣不在于历史真的有趣,而是老师的教学直观,有趣。而仅靠老师的一张嘴滔滔不绝地去讲述,那已过去了的史实,又有多少学生感兴趣呢?因此,我采用活动课的形式,把学生带到历史中去,让他们成为历史人物,再现历史情景,感受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虽然新教材也明确要求采用活动课形式,但适合我们农村的活动课又怎么上呢?这次,我有了明确的目标,并确定了研究课题:如何引导农村学生开展历史活动课。
我对正要讲授的“新航路开辟”一节进行了详细的研读,并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查找,最后设定了这样一堂活动课:把哥伦布和郑和两位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但有共同经验的航海家放在一起,让他们在历史的今天相聚在一起,讲述自己的航海经验,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而采用的方式是:记者招待会。因此,我设想了几个画面的转换:
第一个画面:新闻记者进行报道,陈述新闻内容。
第二个画面:新闻发布官发布新闻,推动招待会进程。
第三个画面:记者招待会上的访问,展现人物航海历程及内心世界。
第四个画面:新闻记者采访观众,对人物进行评价。
四个画面清楚,而且目标明确,于是我就把我的设想给学生讲了。学生们兴趣很高,积极响应。有的准备道具,有的自荐角色,有的查资料,有的向老师提出建议······定了角色后,我把网上查的资料丢给学生,让他们结合课文自己研读两位历史人物的一生历程,航海经历,人格品质,并让他们自己准备每个画面,每个角色的台词。尤其是记者采访问题,必须抓住一个中心“展现航海历程,体现人物性格”,不能漫无目的,杂乱无章。在学生设计好台词后,我进行了阅读和订正,对扮演哥伦布和郑和的学生进行了指导,并设计出了课堂活动的教案。
活动教案:
哥伦布回来了,与郑和同在会客厅
-----------记者招待会
活动目标:
1·体验根据主题收集和整理相关历史,地理资料的“研究“过程。
2·能够自己组织,设计并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创造性地再现历史。并体会历史人物的内心感受。
3·加深或拓展对新航路开辟的了解和认识。
4·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历史人物作出正确的评价。
5·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辩证能力。
活动资源:
1·课本资料、
2·图书馆中相关的报刊,书籍。
3·电脑网上资料。
活动要求:
1·认真学习课本内容。
2·选出哥伦布,郑和,新闻报道记者,新闻发布官,采访记者以及观众等角色。并各自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清楚地了解整个历史事件与人物,做好台词准备。
3.以科代表为组织者,设计如何合理地开展追访历史人物的记者招待会,并注意时间,空间的过渡。
4.注意对两个不同时期,做了同样事情,但意义又不同的人物的正确认识。
5.准备摄像机,话筒,服装及新闻台,记者席布置。
活动过程:
准备好会场,新闻发布官、记者入席。
镜头一:新闻报道记者
各位观众,今天是历史上新的一页,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先生乘“圣玛利亚“号返回了,各国记者蜂拥而至聚集在会客厅,带着许多的问题正等待这位伟大人物的到来。下面我们把镜头转到现场。
镜头二:新闻发布官
15世纪是人类认识和挑战蓝色海洋与地理发现的时代。在这个世纪里,中国的郑和与哥伦布,这两名代表着东西方不同文明体系的伟大航海家,在相距70年的时间里,先后在东西半球扬起远航的风帆,在哥伦布归来的这一天,他们相聚到一起。下面,我们就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哥伦布先生和郑和大人们的到来。(哥伦布和郑和上台,新闻发布官介绍哥伦布和郑和航海历史。)
下面就请各位记者采访哥伦布先生和郑和大人。
镜头三:记者采访
1.请问哥伦布先生,您这次航行发现新大陆,心情怎样?是不是您预计到达的地方?会给我们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2.请问哥伦布先生,您这次成功航行与您小时候的志向有关吗?
3.郑大人,您和哥伦布先生同是伟大的航海家,但您小时候也热衷于航海吗?
4.哥伦布先生,为了这次航行,您做了哪些准备?
5.郑大人,您能介绍一下您当时航海准备情景吗?
6.哥伦布先生,看得出郑大人航海规模比您的大,您羡慕吗?
7.郑大人、哥伦布先生,你们能讲讲在航海中发生的故事吗?你们在航海中是否有过绝望?怎么过来的?
8.哥伦布先生,您这次航海的目的是什么?
9.您找到黄金了吗?
10.郑大人,您航海的目的是什么?
11.哥伦布先生,有人说您这次新大陆的发现,在给那里带来文明的同时,也给那里带来了灾难,是一个恶魔,您需要为自己辩解吗?
12.郑大人,您航海的是为了“和平亲善“,改善明朝与周边的关系,有人说您是和平的使者,您如何看?
镜头四:新闻发布官
今天的记者招待会到此结束,谢谢哥伦布先生和郑和大人以及到场的记者。
镜头五:新闻报道记者
各位观众,昨天的记者招待会已经落下了帷幕,应该说这次招待会是历史上最盛大的一次会议,我们目睹了两位伟大历史人物的风采,也对他们的经历以及人格有所了解。招待会已经过去,但观众到底对这两位人物有何看法呢?下面我们就去采访一下。
镜头六:新闻记者采访
1.昨天看了哥伦布与郑和的记者招待会,你想对两位航海家说什么?
2.你们观看昨天的记者招待会了吗?你认为哥伦布真的到达了印度吗?他对那里的人民所做的一切,对吗?
3.很多人认为,金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但哥伦布却非常喜欢,并甘愿冒险,你对此有何看法?
4.郑和与哥伦布的航海家有可比性吗?
5. 假如你去航海,你会向两位航海家学习什么?
观众朋友们,对哥伦布的评价各持一词,但我认为不管是褒是贬,我始终认为哥伦布是一个流光异彩的历史人物,不论后人怎样评价他都无损于他的伟大与神圣,而且非但不会抹杀他的价值与功劳,反而更让人理解他所处的时代。今天的新闻报道到此结束,谢谢,再见。
课后反思:
这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准备阶段,学生认真、团结,主动探讨,主动咨询。在活动中,大胆、自信,表达清晰,角色扮演到位。虽然在准备中有欠缺的地方,活动中也出现记者话筒掉下来的失误,但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加高涨,我也从中发现了学生更多的闪光点,也更增加了我教学历史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哥伦布、郑和”及《郑和偶遇哥伦布,历史又将如何演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