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田县毛里中心校 425703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語文阅读写作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语文阅读写作训练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丰富学生文学知识的重要手段。然而,从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写作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在本文中,笔者就将针对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教学措施进行探讨,希望对学生语文课程学习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措施
众所周知,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来说,语文课程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语文课程的学习不仅是未来学生升学的重要保障,同时通过语文课程学习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高雅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完善的人格。除此之外,小学语文课程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从当前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由于传统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影响,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的提高有着极大的阻碍。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语文课堂上更多的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多是被动接受所学内容,这样一来就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甚至会让学生丧失独立思考能力,阻碍学生语文课程学习质量提高的同时,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产生极大阻碍。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必须要改善当前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教学现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详细分析。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从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入手。
一、阅读与写作现状及一体化分析
1.小学语文阅读写作的现状分析。要想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首先需要了解目前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现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在当前对于小学语文课程的阅读写作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目前,提升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是教学中的重要要求之一。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来说,阅读能力提升是其基础保障。
从小学阶段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效果却并不理想。大部分学生无论是从阅读量还是自身的阅读能力来说都极为有限,远远没有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这样情况的出现,首先是因为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仍然有部分学生对于日常阅读以及阅读素材的提炼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写作能力的提高。其次,在写作能力一直得不到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学生对写作及阅读都会产生厌恶心理,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归根结底,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现阶段小学语文的阅读与写作并没有进行良好的结合,同时也不具备较为明显的一体化关系。具体表现在,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并没有随时提笔记录自己所想所感的习惯,同时在阅读过程中也没用进行主动思考,没有深入理解阅读材料中所隐含的情感以及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使用的技巧。同时,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存在问题,并且对写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就会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造成极大阻碍。
2.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分析。从当前小学阶段语文阅读写作的教学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实现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是十分重要的。之所以要这样做,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将材料中所包含的写作技巧以及情感表达方式进行观察和理解,然后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将自己在阅读材料中所学到的技巧以及表达方式加以充分应用,从而更有效地理解不同方法和技巧。从这一方面来看,我们可以说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通过阅读材料,也能够打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和信息,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表达更多的东西,同时也是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材料的选择,教师可以采用课本阅读和课外阅读这两种方式来扩充学生的阅读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故事以及名言名句,体会其中感情的同时,也能够在写作中加以应用,以此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次,写作对于阅读来说,能够进一步深化阅读内容。所谓的深化,指的就是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关系,让二者之间能够进行更加深入、密切的交流,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从情感上去体会不同的阅读材料,准确把握材料中所包含的情感与思想。除此之外,在写作与阅读这二者互相影响的过程中,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文字应用以及表达的理解,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使用文字去表达,更加准确、形象地传达自己的情感,并且对学生的创作思维进行培养,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培养策略
1.积累性阅读推动写作。要想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教学工作,那么首先需要注重的一点就是要通过积累性阅读来推动学生的写作。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课文阅读以外,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进一步推动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素材、知識以及技巧。同时,通过课外阅读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中,让学生可以在写作过程中写出更多优美的语句,并且通过各种写作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当然,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教师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自由原则。所谓的自由原则,指的是要给予学生在阅读以及写作过程中充分的自由,包括选材自由、命题自由等。这是因为,自由能够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除此之外,自由也能够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写下自己在生活以及学习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这样才能锻炼学生应用文字来表达情感和观点的能力,让学生的写作更加具有感染力。
(2)指导原则。虽然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遵守自由原则,尽可能减少束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完全放手。事实上,在写作及阅读过程中,特别是阅读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当前市面上的阅读材料五花八门,学生对其缺乏分辨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挑选出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阅读的作用,从而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
(3)方法原则。在阅读的过程中,除了要注重阅读材料的挑选以外,还需要注重的就是阅读方法。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通过正确的阅读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同时体会到阅读材料中所使用的表达以及应用方式,让学生在未来的写作过程中可以灵活应用,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2.写作促进阅读再积累。写作促进阅读再积累的含义就是通过不断地写作,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量和阅读能力,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够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前文笔者就提到,写作与阅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写作,学生能够将阅读中所学到的内容和技巧加以实际应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阅读材料。而当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体会到阅读为写作带来的促进作用时,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活动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扩充阅读量,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语文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有机结合。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来说,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是进一步实现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基础以及重要保障,通过阅读,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写作的规律和特点,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首先,教师一定要抓住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契合点,从而丰富阅读内容和写作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将阅读过程中积累的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写作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其次,还需要加强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情感共鸣。在阅读过程中,仅进行阅读或是写作技巧的学习仍然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要让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因此,一定要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阅读材料中的情感,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教学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一体化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一体化教学能够实现学生阅读量的扩充、阅读能力的提高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取得更好成绩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邵开林.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教学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4(5):48-48.
[2] 袁亚红.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培养策略探析[J].教育:文摘版,2016(5):00315-00315.
[3] 张坤生.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培养策略探析[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6(4):83-83.
[4] 张学勤.小学语文开展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