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阿热勒镇中学 843107
在我们新疆,指导民族学生学习国语,提高他们的国语表达能力,让他们用国语与教师和同学之间交流,遇到问题彼此探讨与沟通,从而达到圆满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这是当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教师必须履行的义务。那么,教师如何做到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国语水平呢?
一、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不同民族学生的实际需求,在课堂上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要设计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用引人发笑的语言、动作、表情授课,还要根据民族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以此活跃课堂气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她们学习的积极性。要做好这些工作,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巧妙地将创设导语情景和多媒体课件有机结合在一起,还要根据学习内容,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先引入课题,再让民族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由于多媒体课件画面丰富多彩,又和教学内容机密相连,因而民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在教师的启发下,民族学生积极动手,认真思考,民族学生的听觉、视觉得到了和谐和统一。民族学生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这样既调动了民族学生学习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学习国语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2、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为民族学生创设表演情景,让民族学生角色扮演表演。教师以分组的形式,让汉族学生和民族学生有机结合,每组指定一篇课文作为表演的剧本,让民族学生自己选定导演、演员,自制道具,自由分配角色先进行排练,并进行尽情的表演。教师鼓励她们大胆发挥自己的特长,用国语模仿作品中的人物对话。民族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在表演中,把作品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同伴面前,国语说的也比较流利。这样,民族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领会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还锻炼了国语的表达能力。民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自我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根据民族学生的不同的发展水平,创设问题情景,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提问,教师设计的提问,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还可以运用看图说话训练学生的国语水平,以此提高他们的国语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民族学生的的实际需求,设计不同的提问情景。有些民族学生不能回答教师的提问,不会用国语流利的表达,教师可以让能力强的民族学生示范演示先说一遍,让能力弱的民族学生模仿,并利用鼓掌的方式激励学生大胆用国语表达,以此增强民族学生说国语的勇气和信心。再比如:进行看图说话说话时,教师可以让民族学生按照先后顺序,一张一张的讲述,然后在把图片连贯起来讲述。有些民族学生语言描述的不完整,有些民族学生心理紧张,说话不连贯,教师可以请民族学生把图片内容表演一遍,再让民族学生讲。民族学生在良好的环境创设中,激发了说国语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学习国语的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了。
4、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为学生提供国语卡片,将这些卡片事先张贴在主题墙上。让民族学生利用下课时间提前感知、观看,并默默地朗读。如果发音不准确,可以让汉族学生进行纠正。民族学生有了这些基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再把国语卡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出来,让学生跟着多媒体中的卡片反复朗读。当他们能熟练朗读,发音又比较正确时,教师为民族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他们把掌握的词语连起来,练习说短句,也可以让他们用卡片上的词语造句。本来是枯燥的国语学习,变得生动形象起来。
5、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要太快,也不要太高,面部表情要自然,用平和的语调给民族学生上课。同时要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让他们和教师密切配合,精神饱满,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民族学生良好的说话心理素质,要想方设法给民族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要因人而宜、因势利导,训练民族学生说话的胆量,让他们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吐字清楚,大声地说国语。教师要重视训练民族学生说话的灵敏度和逻辑性,做到语言连贯,能清楚地说一件事,完整表达自己的意愿。总之,教师只有不段改进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提高民族学生国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二、运用多种方法,激励民族学生练习说国语
1、利用下课时间,教师让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交流,让他们围绕自己感兴趣有意义的事情、经历等话题进行自由交流。教师还可以利用点名的时间,让他们简单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情况、父母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班级基本状况等。每天放学回家,给学生布置朗读课文,背诵古诗。第二天来上课,安排国语水平不高,能力弱的学生给全班学生朗诵,以此锻炼他们的胆量和说国语的水平。平时上课,鼓励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的民族学生大胆发言,耐心认真地听民族学生把话讲完,不要怕耽误时间而放弃民族学生说国语的良好时机。教师上述几个做法,其目的就是训练民族学生对国语的各种语音、词汇、语法的快速反应和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国语表达能力。
2、每天民族学生回家之前,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把国语能力差的学生留下来,请他们把自己观察到现象说一说,或者谈论一天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或者是自己今天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或者让民族学生用国语进行对话练习,说一说前一天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事情,让民族学生多多练习说国语。总之,教师不不限制他们说话的范围和内容,只要他们能用国语把事情描述清楚,发音准确,教师就给予表扬。对国语水平不高,发音有困难,语句表达不完整的学生,教师给予纠正,让请他们反复练习。由于说国语的范围不限制内容,教师又提出了表扬。因此,民族学生一点也不紧张,他们没有压力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的国语水平就会得到逐步提高。这样对提高民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每月教师利用班会活动安排一次专题活动。让民族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内容自己选择,可以讲故事、朗诵散文、相声、小品表演、唱歌、跳舞、手工制作等。不管是那种形式,民族学生都要登台表演。教师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既能发挥他们的特长,又能锻炼他们的胆量,既能提高国语水平,又能活跃气氛,既能发现自己学习国语存在的困难,又能增加学生之间的友谊。从而解决了民族学生学习国语的困难,以此提高了民族学生的国语水平。
4、利用民族团结月活动,在班上开展民族团结演讲。让他们用国语流利地朗读。也可以利用民族团结月活动,开展各类竞赛。教师运用猜谜语、传悄悄话、拼读词组、抢答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竞赛,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给民族学生评出“优秀奖”。通过开展演讲和竞赛活动,民族学生既有话可说,又训练了他们的国语口语能力,效果非常好。
培养民族学生学习国语,提高民族学生的国语水平。是当前每位教师应尽的义务。工作中,教师要勇于创新,不断探索良好的教学方法,要不断努力,运用各种形式,充分调动民族学生积极性。只要教师辛勤地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民族学生的国语水平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