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如何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落到实处--作者:刘红英

如何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落到实处--作者:刘红英
                       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共青农场民汉学校        843107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叙说自己的心里话,畅谈自己的理想,发表演讲,讲述故事,朗诵诗歌,完成这些工作,都离不开语言表达。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工具。作为一名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语言,用语言进行规范地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既然语言有这么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如何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呢?
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身作则,鼓励学生“敢”说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学生和教师不配合的现象。就是教师精心准备了一节课。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有的学生因为紧张不敢举手发言,有的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小,低着头,用手捏着衣服,有的学生我回答问题不着边际,前言不搭后语,如何让学生大大方方回答问题,把句子说完整,把意思表达清楚呢?
1、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心理素质,训练学生说话的胆量。要有创新意识,不要搞“一刀”切,表达的方式要多种多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区分对待,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教师要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提前准备好演讲稿。演讲的内容不定主题,不定范围,采用自由命题的形式。学生演讲的时候,教师鼓励她们做到表情自然,声音宏亮,要熟记演讲内容,最好能背下来,这样就不紧张了。由于学生事先已经朗诵过了,加之熟悉内容,所以他们的语言准确,吐字清晰。通过开展演讲活动,学生的口才得到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教师在授课时,自身的语言要规范,要熟悉授课内容,讲话流畅,不结巴,没有病句。同时能面向全体学生,不要在讲台上来回走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给予点评,千万不要当着学生的面,批评学生。其次要训练学生回答问题抬头挺胸,就算回答错了,也没有关系。至少学生有勇气举手发言了。对有些学生回答问题,语速偏快,教师和其他学生听不清楚,应该告诉学生,说话不要抢,不要慌张,慢慢说。有些学生说话有病句、语法错误、表达不准确,教师要善于辨析同音字、多音字的准确读音,帮助学生找到病句的原因,并给予纠正。
3、教师在授课时,应该照顾全体学生。要围绕目标设计提问,提问要不教学内容机密相连,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问。提问的内容跨度不要太大。能力弱的学生,回答简单问题,只要句子完整就行了。能力强的学生回答复杂,难一些的问题。鼓励她们说话语速要慢,不要着急,要言之有序,有条有理。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让学生看着稿子发言。这样照顾的不同的学生,让他们都有满足的心里。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是主动地的,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师生保持密切关系,鼓励学生“会”说
1、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针对自己不懂或者不清楚的地方提出问题时,教师要要掌握学生的心里,耐心细致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和学生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积极解答学生的疑惑,不要指责学生什么也不会。这样会深深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只有这样做,学生才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也认为教师喜欢自己了,就愿意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说出来。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过程,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2、在评议中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在评议中,学生互相交流,展开大讨论。学生之间可以评价教师上的课是否成功,是否能让每位学生接受?有哪些环节能深深吸引学生?也可以评价哪位学生学习好,教师和同学都喜欢他们,哪位学生有何特长,哪位学生性格好,讨人喜欢等。在开展上述评价和讨论活动中,教师不要干涉学生,不要剥夺学生说话的权利,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开展以上活动,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了,思维活跃了,辨别是非能力增强了。
3、在学生小组学习中,教师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因为小组学习,学生可以无拘无束的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此时,学生的兴趣高,思维活跃,他们围绕主题,设计好的活动方案,纷纷为开展活动出谋划策,选择好合理的时间,进行分工合作。有的带物品,有的带播放器,有的准备服装,有的带吃的,有的准备饮料,学生们沉浸在快乐之中。比如:学生围绕《快乐的元旦》进行讨论。组长带领大家,各抒己见表发自己的意见,最后大家达成一致,安排好各自承担的责任,一个好的活动设计《快乐的元旦》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的非常好,教师也为他们举手赞成。
4、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说话紧张,缺乏语言的连贯性,有些学生缺乏胆量,上课不敢大胆发言,自信心不强,有些学生有话上课也不敢说。针对这些现象,教师要有耐心,不要急躁,要仔细倾听学生发言,只要学生说话连贯,与过去相比,有所进步,教师就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学生得到教师的表扬,内心十分激动,认为自己还是有潜力可挖,只要坚持不懈,慢慢就会进步,语言表达能力就会提高。反之,如果教师一味地指责学生,回答问题乱七八糟,与教师的提问毫无关系,这样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以后不敢举手回答教师的提问,生怕自己说错,遭到教师的批评,同学的讽刺。教师只有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才能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
三、在课余时间,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勤”说
1、教师可以抓住下课10分钟的时间,选择学生的感兴趣的事情,与学生进行对话和交流。因为是下课,学生的思想处于放松状态,学生说话虽然没有那么流利,那么有条理,但是学生说话却没有任何顾虑,他们说话很准确,表达的意思也比较完美。尤其是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也和大家在一起,分享同学之间的快乐,听到他们和教师谈话如此高兴,也暗下决心,以后一定勤练习说话,自己也一定能得到教师的赞赏。短短的10分钟,却让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发展。教师这样让学生“勤”说,既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利用每周班会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每个学生先在组内讲故事,大家评。评选出来的优秀学生再给全班讲。教师进行点评和打分。主要围绕学生讲故事声音是否洪亮?语言是否准确?表达是否完整?服装是否整齐?讲述故事内容是否脱稿?最后给学生综合打分。对讲的好的学生颁发奖状,以资鼓励,对存在的问题指出不足。通过开展讲故事比赛,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总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要细心观察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捕捉日常生活中典型案例,循循善诱,为学生提供展示说话的平台,创设表达语言的环境,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把语言训练与语文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融合在一起,并取得家长的配合。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能落到实处,一定会取得进步。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