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都匀市第十完全小学 558004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在交谈如何进行班级管理,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进行学科教学等等,很少有教师谈到如何指导学生打扫卫生、中午就餐和午休习惯。今年,本人又从教都匀十小新生一年级,在培养学生打扫卫生、中午就餐和午休习惯方面,付出之多,感触之深,就像人们说的那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啊!”
关键词:养成;打扫卫生;中午就餐;习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在小学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在交谈如何进行班级管理,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进行学科教学等等,很少有教师谈到如何指导学生打扫卫生、中午就餐和午休习惯。今年,本人又从教都匀十小新生一年级,在培养学生打扫卫生、中午就餐和午休习惯方面,付出之多,感触之深,浅谈如下:
一、教会学生打扫卫生
就拿2015-2016学年度,我在都匀市第十二完全小学任教的新生一年级来说吧!作为一年级新生,除了学习外,还要学会打扫卫生。说实在的,一个6岁的孩子,在家里是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心肝宝贝,加上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根本不知道怎么扫地、拖地、打扫厕所等,甚至还要长辈喂饭。但他们到学校来读书,学校与家是不一样的。教室、厕所,要有人打扫,光靠班主任来扫,一天、两天还可以。长时间,班主任要备课、上课、改作业,怎么行呢?我左思右想,开始尝试:班上57人,分四个大组,每个大组约14人,一个大组扫一周。每个大组又是这样安排:4个人扫地,4个人拖地,1个人倒垃圾,2个人扫女厕所,2个人扫男厕所,剩下1个负责检查。
因学生小,每周的周一,我在上课之前先明确这周是哪组扫地?谁扫哪一组?谁拖哪一组?谁倒垃圾?谁扫女厕所?谁扫男厕所?谁负责检查?详细安排,定人定岗。下午放学后,打扫卫生开始:首先我拿着扫把示范扫地,然后让扫地的同学学扫,教师指导。接着又指导学生拖地,还有怎么换垃圾袋?怎么扫厕所等等。因厕所脏、臭,学生不会扫,所以我亲自带学生到厕所,是这样教的:先看厕所里哪个纸篓的纸最多,然后用夹钳,把垃圾少的统一夹到多的纸篓里,再扎紧塑料袋,放在厕所门口,再换上新的塑料袋。告诉学生,蹲位很多,纸篓很多,套用的塑料袋也很多,一天清扫一次,纸篓里的纸很少,我们就把它们统一夹到一个纸篓里,既节省了塑料袋,又节省了钱。扫厕所时:一个扶着厕所门,一个人用拖把拖蹲位的两边,就这样,一个蹲位一个蹲位的教、拖干净。拖好后,清洗拖把,把拖把统一挂到工具间去。我还告诉学生,不会扫地、拖地、扫厕所的同学,就要学,但不能让家长代劳。到周五扫地结束,老师我每人奖励一支铅笔,不认真的不给。当所有卫生完成后,班主任检查,再由正组长组织学生排队,副组长在后,带该组同学走出校门。
就这样,我天天教,每个大组,我教一个星期,四个大组我教一个月。伦到第二个月,我就说:“原来扫地的同学就扫地,原先扫的是哪个小组?就扫那个小组。原先拖的同学就拖地,拖的是哪个组?就拖那个组。原先扫厕所的就扫厕所,老师怎么教的,你们就怎么做。”又指导了第二个月。针对扫地的同学,我采用奖励办法,扫完一周的学生,每人奖励一支铅笔。同学们可高兴啦!每周五扫地结束,我都给他们奖励铅笔,奖品不多,但在学生心里,比什么都光荣!两个月后,学生打扫卫生的方法慢慢学会了,老师也轻松多了!
二、教会学生中午就餐
就拿2016-2017学年度,我在都匀十小任教的新生一年级来说吧!学生也是一样,什么都不懂,他们的人生就像一张白纸,加之学校又开设中午营养餐。全班52人,其中:中午就餐41人,没有就餐11人。吃饭的学生多,学生才六岁,吃完饭,怎样安排他们呢?我是这样尝试的:先把营养餐的学生,按照学籍号的顺序逐一点名,让他们到过道上按照高矮次序排成两排,让他们记住谁在谁的后面,记住自己的位置。没有吃饭的同学,也是按学籍号点名,走出来,按高矮次序排成一列,指定黄英琳走前,罗晓禹在后。老师说:“现在国家的科学技术很发达,你们的信息老师输在了手机上,老师联了网,所以你们走在路上的一举一动,老师是看得见的。一个星期小结一次,表现好的同学,盖一朵红花印章,带队的同学盖两朵红花印章,因为他们很辛苦,既管自己,又管你们,所以奖励两朵。到时,他们说谁乖,老师就奖励谁,谁不乖谁就不得。老师的手机里有证据,是赖不掉的。”就这样,由黄英琳、罗晓禹把不吃饭的学生带出校门。
吃饭的学生,由班长高靖松整理队伍,走在前面,副班长龙超匀、老师走最后,把同学们带到了食堂。我一看吃饭的学生太多,就交待学生:“吃饭时不要浪费,吃多少,拿多少。如果阿姨舀多了,你就说,阿姨舀少一点,我吃不了那么多。如果你们在吃时,不够还想吃,可以再去叫阿姨添一点。不管怎样,一定要吃饱。”排队取饭菜,取得饭菜的学生,六个人一桌,从最远的座位坐起。吃饭时,不要大声说话,不吃的东西,放在桌子上,不能丢在地上。吃剩下的饭菜,倒进盛饭菜的垃圾桶里,再把碗筷轻放到大盆里,果皮放到垃圾袋里,就到食堂外按顺序排队,班长清点人数,又把学生带回本班教室。周五小结:排队乖,吃饭不浪费的学生,每人盖一朵红花印章。同学们可乖了,久而久之,学生中午就餐习惯就这样养成了。
三、培养学生午休习惯
一、二年级上午11:00钟放学。我先放11名回家的学生,再带41名学生到食堂就餐。就餐结束回到教室,大概11:30分左右。那么11:30——14:30,这3个小时,怎样保证学生的安全?我是这样尝试的:回到教室,交待学生上厕所,然后回到教室写作业,写到12:30分开始午休。一年级学生小,不好管,我就采用奖励的办法来约束学生。即:从周一到周五,排队守纪律、吃饭不浪费、午休不讲话,乖乖睡觉的学生,每周各奖励1朵小红花;回家的同学,排队也守纪律,回家吃完饭,睡午觉,只要家长说你乖,老师也各奖1朵红花。这种奖励方法很管用,比批评教育还好。学生中午12:30分开始睡觉,老师一边守学生,一边改作业,当学生睡着了,老师眯一下,直到14:00点,叫醒学生到洗手间洗个脸。这时,回家的学生也陆续回到教室,14:20分又要准备上课了。当我把学生睡觉图片、写作业图片发到一(4)班班群里,家长们激动不已。屠普莉家长说:“王老师,以前屠普莉回家,吃完中餐就看电视,从不睡觉,喊都喊不听,你看她睡得可乖了。王老师,您辛苦了。”俞阳妈妈说:“我家俞阳中午回到家就看电视,从不睡觉,你看他睡得真乖。老师,您辛苦了!”留守儿童吴枝毅的妈妈,在深圳打工,看到班群里儿子睡午觉的图片,激动地打了一个红箭头,问老师,这个是不是吴枝毅?”老师我说:“是吴枝毅同学。”他妈妈说:“孩子睡得真乖!真香啊!老师您辛苦啦!您也要注意休息!”是呀,学生中午在学校午餐,在教室休息,有老师管教,家长省事多了。中午营养餐为家长解决了孩子中午吃饭的大困难,特别是进城务工的家长感触最深。从2017年4月5日——7日,这三天学生的吃饭来看,学生中午就餐、午休习惯也慢慢养成了。
总之,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与老师的耐心指导,辛苦付出是分不开的,就像人们说的那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