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者:蒲俊

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者:蒲俊
                      四川省苍溪县新观乡小学校             628411
摘要: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培养、维持和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和保持学生对语文的好奇心,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殿堂,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
关键词:初中语文;培养;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是初中的关键科目之一,能够很好地学生培养各方面的素质。初中语文也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完成语文教学任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生要想在社会有一席之地,就一定要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因此表达能力是不可缺少的。社会的进步与教育的推动是分不开的,初中阶段的教育对学生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学生锻炼表达能力的重要时机。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虽然新课程改革依然在进行中,但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教师更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出题范围和考试成绩,过于重视课本知识,平时的练习也是围绕考试进行,甚至于教学目标的评判标准都是升学率,对表达能力的重视程度微乎其微。学生自身也因为考试的压力不堪重负,没有精力去顾及。对语文课程的安排很紧密,没有时间来培养表达能力。现在的教学还是以灌输知识为主,忽略了对能力的培养,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潜力。
学生缺乏对表达能力的认识。我国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教育体制落后,学生自身对能力的培养也远远不够。表达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人沟通,交到更多的朋友,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帮手。但学生现阶段对表达能力的认识还不够,没有意识到它对于未来的重要性。再加上周围环境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有所偏差,忽视了对自身表达能力的培养,学习不够积极,限制了自身能力的提高。
二、积极有效开辟第二课堂 
中学生有很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可以揭开课文对学生的束缚,放飞学生的思想,在课外介绍一些适合中学阶段的读物,让学生对语文与中国文化和外国名著有感性的和一定系统性的了解,使学生达成"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共识,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进而养成髙品位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
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春游或者校外的集体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参与生活、感受生活,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现在的学生的生活是很封闭的,每天几乎是"两点一线",这样的生活会使学生对其他的事情漠不关心,因而缺少丰富的生活感受。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带领学生去寻找人们议论的"热点",抓住人们关心的"焦点",捕捉生活中的"亮点"。生活中有许多值得体味的闪光点,如果不留意就会稍纵即逝,而且中学生的审美体系还不完善,所以,需要教师从旁暗示和引导,从而帮助学生丰富感受,强化感受。同时可以布置同学们写一篇关于本次活动的作文,题材不限,相信同学们也能打破传统作文的固定形式,能写出很多花样来。这样,多方引导,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让学生写出"自我",表现个性,走出公式化的作文误区,作文具有了创新性,也激发了他们写作文的兴趣。
三、重视家庭减负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兴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要"跟学生学","如果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教学的趣味性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因素,"趣味"绝不是故弄玄虚,"趣味性"与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紧密相连。要想使课堂有"趣"就需要教师首先要认识和发现学生的需要,并施以适宜的"阳光"和"养料",使学生有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乃至爆发自身求知潜能。教师要学会灵活使用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寓教于乐,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不言而喻。
     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引导学生不仅重视课堂学习,更要多方面地把学习语文的触角深入到社会,把语文学习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语文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初中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通过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思考社会,增强了学生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充分发挥语文交际工具的作用,使语文课堂与社会课堂紧密联系起来,也是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关键。
四、学生表达能力的措施
1.解除学生的心理负担。要想快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先要了解他们是否有心理障碍,不敢主动表达自己,怕会遭到讽刺和哄笑。恐惧心理会制约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不敢积极参与锻炼活动。因此,教师应先帮他们卸下心理的负担,多多鼓励他们,加强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障碍,然后耐心指导。对于比较害羞内敛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引导开解,鼓励他们敞开心门拥抱社会,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慢慢地适应社会。只有让他们敢于表达,在教学中培养表达能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
增加口语训练。口语训练是公认的培养能力的极佳策略,教师可以给一个小情景,让学生自愿上台表演,既可以展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表达思维,可谓是一举两得。阅读训练也有助于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优秀作品,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提高理解能力,增强知识储备,为今后自如的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创新教学方式。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学内容作进一步的改良。首先要让学生说出他们对于教学的想法,让他们自由地表达,畅所欲言。其次是在课堂上找准机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之后可以让学生自愿举手说出自己的答案,老师再和其他同学一起总结他们的答案,全员参与活跃课堂。最后可以在课间定一个小主题,学生自由上讲台发言,师生之间交流想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提升表达能力。
3.开展实践活动。要想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仅仅依靠教学活动是无法实现的。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合适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学校也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设立一些奖项,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在活动中会时不时地出现一些突发状况,这需要考验学生的应对能力,在实践中学生可以逐渐进步,从而提升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近距离接触社会,在接触的过程中需要面临多种人际关系,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总之,语文课程教学要唤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活语文知识学习的积累,教师既要采用符合学生心理和情感的教学方法和措施,也要加强师生情感交流,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潜能。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