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市第二幼儿园 843000
幼儿天生聪敏、机灵,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在家里,他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幼儿园他们喜欢和同伴玩耍与交流,喜欢听教师讲故事,喜欢唱歌、跳舞、绘画、动手操作。作为一名教师,也非常喜欢和幼儿在一起游戏,参加体育运动,学习各类知识。教师喜欢每一位幼儿,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幼儿也喜欢教师呢?
一、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感激教师
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幼儿的知己,成为幼儿的朋友,成为幼儿的“妈妈”呢?
1、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针对教学目标,将游戏贯穿于教学中,并选择适合幼儿玩耍的游戏,让幼儿一边学习,一边玩耍,这样幼儿不感到累,教师上课也轻松。
2、在组织教学中,教师提出各种问题,给幼儿一些时间,让幼儿自由交流与讨论,在此基础上,让幼儿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不管幼儿回答是否正确,教师都给予鼓励,颁发小红花,让幼儿感到快乐。
3、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教师不生搬硬套,不制约幼儿的活动。幼儿不感到压抑,此时,幼儿思维开阔,他们的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都能得到有效发展。
4、针对幼儿好动、喜欢粘粘、贴贴、剪剪、画画等特点,教师在设计环境布置时,应该给幼儿留有一些空间,让幼儿把自己作品布置在画面上,尽管孩子的作品是比较粗糙,然而,师生共同布置的环境,在爱惜的程度上却远远超过了教师亲自动手布置的环境之上。幼儿的脸上也充满了喜悦之情。比如:大班装饰画——美丽的花瓶。这节课,在授课过程中,由于教师目标明确,准备教具充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涨,他们一边自由选择材料装饰花瓶,一边交流。活动结束,教师把每位幼儿的作品都陈列出来,大家相互欣赏,相互议论,各自比较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等下午父母来接幼儿时,教师请幼儿把花瓶送给爸爸妈妈。爸爸妈妈都伸出大拇指夸奖幼儿的手巧,装饰的花瓶漂亮。看!教师把幼儿的手工作品摆放在环境布置之中。幼儿的那种喜悦之情充满了整个笑脸,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无论是对幼儿的身心健康,还是身体健康,都是十分有利的。教师上述几种做法,无形中对幼儿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既能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特长,又挖掘了幼儿的创造力。
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让幼儿钦佩教师
众所周知,现在的幼儿都很聪明,在他们心中蕴藏着很大的潜力,教师如何培养其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呢?
1、教师要让幼儿把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让幼儿多观察、多尝试。运用各种感官,通过亲身体验去获取知识。
比如:中班科学活动《可爱的小白兔》,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组织教学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小白兔的图片及课件,让幼儿练习讲述小白兔的主要特点,幼儿总是描述的不完整、不全面,教师要不断地提醒,幼儿才能基本讲出小白兔的特点,幼儿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让幼儿全面具体了解小白兔的特点,教师动员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小白兔,幼儿一有时间就去观看小白兔,有的幼儿给它喂白菜、萝卜,有的幼儿一边观察一边议论,情不自禁把它的特点讲了出来,而且语言也比较流利。幼儿通过亲自观察,亲身体验,把《认识小白兔》由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效果很佳。
2、教师要指导幼儿多开展一些科学活动及小实验,让幼儿从家里带来一些成品和半成品资料,教师也为幼儿准备一些各种各样的材料,教师让自己参与小实验活动,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对记录结果有困难的幼儿教师进行重点指导。由于幼儿亲自动手,亲自实验,亲自记录,他们掌握知识铁北牢固,幼儿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就在小实验活动中迸发出来了。
3、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水平,将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与个别学习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让幼儿之间通过协商、探讨、培养幼儿的合作和探究精神。这样,幼儿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由封闭式的课堂教学转向户外观察、捉摸。然后再进入课堂展开讨论。让幼儿把看到的、听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用颜色画出来,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出来。以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这对发展幼儿的个性,开发其智力,无疑是一种良好的灵丹圣药。
三、尊重和理解幼儿,树立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喜欢教师
1、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自尊心,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小秘密。每个幼儿出生在不同的家庭,他们的发展受社会、家庭、幼儿园的影响,因而幼儿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教师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要求幼儿,更不能制定一些条条框框去约束幼儿。造成幼儿有心里话不敢给教师讲,心里处于积度的压抑之中,久而久之,形成了幼儿心里上的不健康。这对实施素质教育是极不适应的。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选择恰当的方式接近幼儿,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利用有利时机,接近幼儿,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让他们说自己的心里话,让幼儿喜欢教师,以此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幼儿成为教师的朋友,让教师像妈妈一样关心自己的成长。
2、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满足每一位幼儿需求,解答每一位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轻易指责和批评幼儿,让他们产生恐惧感,时间长了,就会挫伤幼儿的自尊心。他们变得不合群,不愿意和同伴之间交流。
教师应该针对幼儿的不同发展及性格特征,应该设计不同的教育活动,对幼儿取得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表扬,使其树立自信心,使每位幼儿都得到全面发展。让幼儿乐意接触教师,让幼儿从内心深处感谢教师。
3、教师应该和家长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幼儿在家里的各种表现,并与家长达成一致,采取有效的方法教育和关心幼儿。当幼儿生病不来幼儿园,教师应该打电话询问家长孩子不来幼儿园的原因,当孩子因为和同伴之间产生矛盾不想来幼儿园时,教师应该了解具体原因,协调好幼儿之间的关系,当孩子不开心。哭闹不愿意来幼儿园时,教师应该正面引导,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当孩子生病时,教师应该多给孩子喝水,按时吃药,抚摸孩子。教师做到了这些工作,才能让幼儿信任教师,让教师成为自己“妈妈”。
四、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让幼儿爱教师
现在的幼儿都比较娇气,加之父母包办代替。造成了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很差,依懒性很强。试想:我们培养的是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如果一味地让幼儿发展下去,将来怎么适应社会的发展呢?这就要求教师从小抓起,努力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学会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叠衣服,自己穿鞋,系鞋带、扣纽扣。区域活动结束,不能把玩具扔的满地都是,要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把玩具、图书收拾好、摆放好。大班的幼儿还要学会做值日生,分发碗筷,收拾餐具,擦桌子和椅子,整理床铺。上述几项最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当幼儿不愿意做,或者不会做的时候,教师要交给幼儿正确的方法,运用各种方法不厌其烦地给予亲自指导,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就像妈妈一样爱自己,以此萌发幼儿喜欢教师的情感。
以上是幼儿如何喜欢教师的一些具体实例。社会的发展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让我们携手共进,在前进中求开拓,在竞争中求发展。让幼儿喜欢教师,让教师喜欢幼儿,让教师为每一位幼儿付出一片爱心,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