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故事情境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讨--作者:陈兰

故事情境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讨--作者:陈兰
                         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中心小学             536017
【摘要】故事情景教学法是情境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借助于相关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名人故事等故事讲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便于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本文以介绍故事情境法作为切入点,阐述故事情景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探讨故事情境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故事情境法;小学语文;实践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的方式,是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符合学习内容的教学情境,以情景作为课堂教学的润滑剂,避免教学形式过于理论化,使得教学过程更加丰富有趣。以情境的内容来划分,主要包括视频创设情境、游戏创设情境、故事创设情境等。可见,故事情境教学法是情景教学法的重要组成,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还能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一、故事情境法的概述
    故事情境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借助有趣的、有启发性的、有意义的 故事来解读、分析、引入相关的教学内容,然后学生在故事情境中深入研究和分析相关内容,抓住主题思想[1]。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较小,心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于陌生事物具有浓重的兴趣。故事作为一种思维加工的作品,带有强烈的启发作用,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思考相应的问题,从而把握其中的要点。故事情境教学法是立足于语文课本内容,通过有趣的故事引出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便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主动投入课堂教学中。故事情境教学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引导学生积极主动与教师沟通和交流,便于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二、故事情景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故事情景教学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助于改变以往的教学形式,使语文教学更加趣味横生,便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助于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助于吸引学生的目光,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增加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故事情境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故事情境教学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相关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故事情境教学法可以贯穿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引入、解读、总结三个阶段,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中,积极获取相关知识和技能。
1.教学引入阶段,巧用故事情境。如何保证新课教学的质量、新课教学的趣味性一直以来是教师面对的重要问题。故事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趣味性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2]。在导入新课之前,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选取合理的故事。选取故事之后,应该根据教学时间、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改变,注重故事的趣味性和启发性,注重故事与课文之间的相关性和探索性,从而使学生在简短的故事中得到思想启发,及时有效地联想到课本内容。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长城》这一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说道:“相传,秦始皇为了抵御外敌入侵,决定在边疆修建长城,因而他下令向全国征召大量劳役。范喜良和孟姜女结婚不久,便被征发去修建长城,由于食不果腹、劳累过度等原因,不久便累死在长城脚下。冬季已至,孟姜女思夫心切,担忧范喜良衣食住行无人关照,便编织了相应的寒意,千里疾行赶到范喜良劳作之地,不成想范喜良已经驾鹤西去。顿时,孟姜女悲从心来,痛苦不断,致使上天感动,长城崩塌,露出范喜良的尸骸。”如此凄美的爱情故事能够很大程度上刺激学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长城的筑造是由广大劳动群众付出汗水甚至生命铸造而成的”的道理,提升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敬畏之心,加强对长城的保护意识。
2.解读阶段,运用故事深入分析。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文章比较晦涩难懂,对于生活阅历不足的学生而言,显得难于理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以语文课本内容作为中心,注重其中的重点难点,运用启发性的故事进行讲解,化难为易,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3]。例如在学习《慈母情深》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就可以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晓天镇汪冲村的九旬桂仲英老人照顾盲女”的故事作为切入点,深情款款地表达出主题思想;也可以向学生讲解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便于学生深入了解。“《慈母情深》是作者梁晓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写作的,那是自然灾害严重,百姓生活艰难,食不果腹,工人工资不超过20元,1.5元是普通家庭好几天的生活费”使学生真实的了解1.5元在当时所存在的价值和作用,从而明白慈母情深的含义。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注重将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注重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中体现素质教育,使学生在《慈母情深》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培养感恩、孝顺的思想品行。
3.教学总结,运用故事促进反思。在小学期间,学生的年龄较小,思想单纯,心理简单,对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这个特点,设置相应的故事总结和反思相关语文知识,便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运用故事还能培养学习语文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争强好胜的心理,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和和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丑小鸭》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将其进行相应的改变,“如果丑小鸭与家人争吵会怎么样?”“如果丑小鸭没有变成天鹅会怎么样?”这些问题的抛出,会极大地促进学生思考。从而达到思维培养的目的。
四、结语
故事情境教学法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方式,可以始终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引入、解读、总结三个阶段,有效地保证学生学习的激情。教师要有效地运用故事情景法,应该充分分析语文课本,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合理的故事,运用深情并茂的讲解来激发学生、感动学生,使学生主动探究相关的语文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保证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许发财. 故事情境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考试周刊, 2017(46).
[2]刘柳.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25).
[3]雷秀英.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长江丛刊, 2016(26):100-100.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