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转变教师传统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者:潘舒燕

转变教师传统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者:潘舒燕
                                新疆阿克苏市第二小学   843000
 
在小学,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运用多媒体课件,不提供图片,不注意启发和引导,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讲究方式和方法,缺乏生动的语言,表情尴尬不自然,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按照事先备好的课进行授课,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不集中,甚至在下面交头接耳,谈论与上课无关紧要的话题,教师感到很累,学习不愿意学习,教学效果十分差。那么要改变上述现状,转变教师传统观念,只有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入手,怎样做好这些工作,才有效果呢?我认为从下述几个方面做比较好:
一、提高自身修养,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政治素养,在组织教学中,首先教师不能只站在讲台前,仅凭嘴巴,没有任何教具,没有举例,没有师生互动,学生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倾听教师上课,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效果也是极差的。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活跃课堂气氛,把教学活动变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教师的教学内容能适应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其次,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学生,要注重随机教学,不能生搬硬套,照本宣科,从而导致学生对上课产生厌倦,不想学习的不良后果。再则,教师要结合实际,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难易不同的问题,让能力不同的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让每个学生勇于发言,亮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形成你学我帮的良好局面。最后,教师要利用空余时间,有目的、有计划地与学生谈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和学生打成一片,建立平等、尊重、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学生处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的积极性无形中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无论是学习效果,还是学习成绩,都会有所改变,师生双方都非常满意。
二、努力克服急于求成,包办代替的做法
作为一名教师要全面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学习兴趣与爱好,不要用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与坏,也不要抱有恨铁不成钢的心里,如果学生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下降了,不要在全班学生面前点名批评。可以私下谈心,了解是什么原因,并鼓励学生不要灰心,下次考试注意改正就行了。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不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对成绩差,学习态度一贯不认真的学生,不要动员家长,让家长寻找教师,占用学生的业余时间或者双休日进行补课,甚至让学习成绩优异的学习帮助差生写作业,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以便让差生迎头赶上好学生,提高考试成绩。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种克服急于求成,包办代替的做法,却忽略的差生的心里感受,没有考虑差生的实际情况。这样做,其实是适得其反。学生不但成绩提高不明显,甚至让学生产生的厌学的心里,自己成绩差,教师不喜欢自己,其他学生歧视自己,父母打骂自己。在这些心里的压力下,试想学生还想学习吗?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改变传统观念,要细心关怀每位学生,体谅学生的苦衷,帮助学生克服自卑的心里,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找良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成绩差,不要紧,只要上课能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写作业,遇到不懂之处,虚心问教师和同学,最终一定能提高学习成绩,赢得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青睐。
三、运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
1、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师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观察方法和强烈的好奇心,有的学生善于总结,正确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学生喜欢动手操作,手脑并用,解决数学中的实际问题。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的意识,在集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图片,运用多媒体课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要做到表情自然,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在分组教学中,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相互探讨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在个别教学中,要多和能力差的学生多接触,要与他们交谈在学习中遇到哪些苦难?针对他们存在的问题,有目的的给他们耐心讲解。要不厌其烦,鼓励她们学习成绩不好时,不要气馁,只要坚持到底,努力学习,就一定有收获。
2、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敏锐的观察力。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改变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传统做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造氛围,保护好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人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允许学生之间展开争议,围绕某一知识展开谈论,商议最简单,最捷径的解题方法。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小教师”,检查学生的作业,有做错的题目,当面给予指证,这样每一个学生都不敢马虎。教师还可以在班上可以选几名班干部,帮助教师批改作业,如果遇到困难,班干部可以讨论解决,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去请教教师。学生通过彼此学习、交流、探讨。既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又发展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评价的能力。
四、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为了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自主学习学什么?怎样学?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要相互沟通与交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习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之中。还要让学生动手操作。有些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难以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动手中学生学到了知识。这样教师教的省力,学生学得轻松,教学效果非常好。达到了学生是学习主人的目的。
2、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课堂教学新常规的环境。其目的是使学生自主的学习。这样可以避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传统的、呆板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新常规环境的创设,既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又可以照顾能力差,反应慢的学生,让学生的思想处于放松状态,学生学习知识没有压力。既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又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既能密切师生关系,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学习的作用。
3、鼓励学生在家中,选择多种方法进行学习。学生由于受家庭的影响,对学习的目的有偏差的意识。他们回到家。就忙于写作业,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类作业。父母不让看电视,不带他们出去参加娱乐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枯燥。教师应该与家长密切联系,让学生发扬自己的长处,上网查资料。也可以适当的放松一下,调节学生在学校的紧张情绪,做一些其他习题练习,弥补自己的不足,拓展自己的思维。家园密切配合,改变了学生只能在学校学知识,不能在家里做思维训练的弊端。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观念。要打破常规教学,努力研究不同学生的各自特点,运用灵活多用的教学形式,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良好方法,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不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教育教学改革尽一份力量!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