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顺县朗溪乡中心完全小学 416712
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中小学校自主开发、建构教材的命题,在此背景下,我们朗溪小学在认真抓好基础型课程教育的基础上,努力从乡里民情、学校环境、学生实际出发,积极加强校本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建构研究。《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发后,我校积极利用板报、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等广泛宣传小公民道德建设的目的、目标、内容以及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同时,校园还开辟了小公民道德建设专栏。为配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我校以“我要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为主题,开展了系列主题性的小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活动,让学生不仅了解自己应享有的权利,而且明确自己应履行的义务,在具体的行动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此外,学校还组织和协调各方力量,系统梳理了本地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力图从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等方面重建学生精神生活,使学生关心学校、关心家乡、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等。通过扎实的德育教育与实践,使儿童的道德生命得以自由生长。今后,学校还将开发公民道德教育的校本课程,不断提高师生的公民道德意识,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学校是对公民进行系统的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这块阵地上班主任老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既是学校全面工作的纽带,又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建设教育责任人,在担负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还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班主任必须在少年儿童成长的过桓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分清是非,辨别善恶,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学生为本,在师生中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人师表。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以优秀作品、历史英雄事迹、时代先进典型人物教育学生、鼓舞学生、激励学生,使之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思想情操,建立一个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人们自觉遵守公民道德,维护公共秩序,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崇尚科学,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形成共识。但是,就我们这个社会经济落后的贫困县来说:一方面,公民文化水平低,不少掌生家长是文盲、半文盲或法盲,自立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不强。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群众还在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劳碌奔波。道德失范、是非、美丑界限混淆、见利忘义、见钱眼开、钱比法有威力,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不少学生家庭成员存在着损公肥私、欺骗欺诈、堕落腐化行为,少数学生家庭成员为了钱到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偷盗、抢劫,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逃学、厌学、吃喝玩乐行为班班可见,时有发生。“五一”、“五四”黄金周期间,我校两名学生为了弄到几顿早餐钱,把村里暂时闲置的一根水泥电杆挖倒打碎,取出钢筋,拿到废旧门市
部去卖,这一活生生的事实说明,社会不良行为在学生中影响极坏,对学校正常开展教育工作起着阻碍作用,学校及班主任工作不能只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工作,在育人上下功夫。
为跟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步伐,长时间来学校一直在早出人才、快出人才方面大作文章,忽视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教育,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必要的公民道德建设教育,培养的学生走出社会后,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不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木断加快,学校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学校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教育,切实抓好公民道德建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建立和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化教育体系,为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培养合格人才。
在此期间,班主任工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加强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遵纪守法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把小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重点对象,把教学班级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校风、校纪教育,积极开展尊师重教、尊师爱生、创建文明学校、文明班级,做文明师生活动。要求学科教师加强业务学习,端正教学态度,杜绝打牌赌钱行为在校内发生。做好学生的表率,让学生见贤思齐、学有榜样。班主任还要不失时机地运用身边的先进事迹教育学生、激发学生,让本班学生从高尚的品德中受到鼓舞,吸取力量,净化心灵,团结一致创建文明班集体。
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时,要充分认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和紧迫性,在抓好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公民道德教育。利用“五四”、“六一”、“国庆”等节假日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基本的道德知识、社会公德常识和必要礼貌、礼仪、礼节知识,使公民道德建设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为西部经济酌繁荣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