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靖西市第三小学 533800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小学英语教学已不是满堂灌,那些由老师从头说到尾的教学方法正在发生变化,学生由被动听课转变为自主合作学习,由被动者转变成主动者,组成小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以往的英语教学长期存在“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事实上语言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语言的交际能力。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自信心放在了首位。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运用能力,所以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在交流讨论中,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开展互学、互查、互评活动,使学生在检查对方的同时也学会检查自己,在评价其他同学时也学会评价自己。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使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其全面发展。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操作
合作交流小组的成员的搭配应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性别、兴趣爱好、家庭背景进行。一般为4-6人的学习小组,组员按学习能力、水平、个性与性别等差异混合搭配组成,总体上每组安排1个或2个优等生,2个或3个中等生和1个后进生,做到组内成员的优缺点互补,并在每一个组内设立组长职务。组长学习要优秀,责任心要强,并能管住自己,而且乐于助人,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组长负责在和组内成员讨论之后,分配组内成员任务,达到组内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参与小组讨论的目的。让优等生教后进生,既巩固了优等生的知识,又让后进生得到了提高,同时较差的学生有机会开口学英语,渐渐培养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三、创设合作情境,当好引导者
作为引导者,教师要精心设计合作情境,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做所为,所思所想,引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提出合作学习的目标,向学生提出合作内容,让他们明确自己的目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以达到双赢的效果。如在练习“What’s this? This is…”句型时,先让学生准备一些英语学过的物品,然后几个人一组相互询问、做答,学生互问互答,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况。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
四、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评价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仅对学生个人表现进行评价,还要对合作状况和合作效果进行评价,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学生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以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其实,小组合作学习最终是为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而服务的。因此教师在小组集体评价的基础上,可将有进步的后进生、中等生或表现优秀的学生单独进行表扬和奖励,以激励人人在原有基础都有所进步;也要多表扬那些乐于助人的热心肠的学生,以鼓励学生相互帮助的热情,促使学习小组朝“人人努力上进、人人互相帮助”的良好境界而发展。
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