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田县枧头学校 425703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其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养成较为良好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点,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学习方式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现如今初中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要如何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师独唱的教学课堂,目前各学校在对初中生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都十分注重教学氛围,希望能够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主学习能力,采用合理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语文这一门课程,这样学生思维以及语文素养就能得到显著的提升。为了能够有效地实现这一目的,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进行了以下的分析。
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地位需要转变
在传统教育背景下,尊师重教这一思想在我国教育当中起到了较大的影响,也正是因为这一思想知识教师在我国教育中的自我定位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以及障碍,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思维以及学习能力都会受到制约,为此,要想确保学生学习方式的合理性,教师首先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自身的教学地位,做到以下几点:
1.要具备较为融洽的教学氛围。在对初中生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真正起到较为良好的教学过程中,其自身在其中的作用也是十分显著的,会直接对学生学习方式以及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实际语文课堂氛围,其活跃程度会直接对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产生影响,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就需要为学生营造出较为融洽的教学氛围,以此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针对这一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比如说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方式[1]。
2.要避免教师唱独角戏。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最为显著的问题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来讲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需要被动接收教师所讲解的知识以及内容,很少对教师进行回应,而在这种唱独角戏的模式下,语文教学效果也不会理想。因此,教师在实际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真正有着较为良好的学习方式,就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避免自己唱独角戏,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这样学生学习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3.注重语言技巧应用的合理性。教师在转变自身在教学课堂上地位的时候,还需要注重语言技巧应用的合理性,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一言堂的局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每一节课的内容,还需要通过语言技巧的应用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学习当中,从而就能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自身语文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皇帝的新装》这一文章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对学生生动的讲解这一文章,通过故事来激发学生对于这一文章的兴趣,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2]。
二、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需要转变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转变教师教学地位之外,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成为学习主体,将之前填鸭式的学习方式进行适当的转变,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进步和发展,针对这一点,本文也对其进行了以下的分析:
1.学生要变客为主。受古代私塾教育影响,我国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是教师掌控者一切,但是,这种学习思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学习方式以及能力,针对这一现象,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转变自身教学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改变自我学习思想,将教师为主带领学习转变成自己要学、主动学习这一行为,真正将自我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积极思考课堂上所存在的问题,这样就能有效地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还能促进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
2.学生要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在现如今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已经意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经常提出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可是在实际学习的时候,学生大多数还是按照教师说的来做,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自我思考问题的能力就很难得到发展,没有真正将自己融入到学习当中。针对这一现象,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自我思考以及分析来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取得较为良好的学习效果[3]。
3.学生要对自身思维进行训练。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语文知识,还需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思维能力,因此,在实际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就经常会采用引导式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思维锻炼,希望通过这一方式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思维锻炼的重要性,从而就很难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针对这一现象,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加强对自我思维的训练,通过训练来促进自我语文素养的提升,从而就能形成较为良好的思维能力。
三、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养成主要还是看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学习习惯,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有较为有效地学习方式,最终才能真正在语文学习中有所获得,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养成正确的学习时机。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学习本身就会存在一定的指向性,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将培养学生品质和集中学生注意力放在一块,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这样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显著的提升。针对这一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掌握教学时机,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每一次塑形的机会,以此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通过细节来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掌握,同时让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2.养成正确的学习观念
在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恰当的教学时机,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灵活的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此外,还可以在不同教学方式中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习惯,比如说,可以在情境创设中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通过这一方式来促进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这样学生在今后自我学习过程中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4]。
3.养成良好的学习韧劲。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培养,通过这一方式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同时还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让学生具备正确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一定要注重自我教学地位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这一方式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最终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有所获得。
【参考文献】
[1]张瑜.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分析[J]. 青春岁月, 2013,15(19):88-89.
[2]胡淼. 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南北桥, 2016,25(11):102-103.
[3]梁剑辉.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J]. 读书文摘, 2017,33(1):78-79.
[4]余江慧. 浅谈农村学校初中语文教学中新型学习方式的缺失与对策[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22(17):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