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如何处理幼小衔接孩子所面临的人际变化--作者:黄琼琳

如何处理幼小衔接孩子所面临的人际变化--作者:黄琼琳
                               广西靖西市第一幼儿园     533800
    一天,儿子很认真地跟我说:“妈妈,我不要上小学!我不喜欢老师!”我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只能试探性的询问,得知是他们班的个别小朋友上课喜欢讲话,而且屡教不改。老师不得不严厉地说了一些关于上课不许搞小动作、不许讲话,否则要扣操行分,还要叫父母到学校之类的言辞。刚从幼儿园升到一年级的儿子听了,心里觉得一节课一动不能动的,很累!好动成性的他,心中便产生了恐惧心理,不想上小学了,要回到幼儿园来!
我是幼儿园老师,知道幼儿园跟小学有很大的区别:幼儿园上课以玩为主,孩子动多动少无所谓;小学则以学为主,多数情况下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儿子害怕上学,可能是误解老师的话了。既然不能选择老师,也不能把儿子置于“绝缘”状态,思考再三,我决定从自己的孩子入手,培养他如何适应小学的人际关系。
说干就干,我先想方设法消除儿子对小学生活的恐惧感,鼓励他说,“就算妈妈也做不到一节课纹丝不动的”、“就像妈妈讲故事时你不能说话一样,老师讲课时你也是不可以说话的”、“小学可以学习很多知识,比如学会了拼音,就可以自己看书写字了”、“你认真学习,长大了肯定比妈妈有出息”……总之让儿子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之后他再也不说害怕上学之类的话了。这期间,我还告诉儿子,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自己解决不了,只要回来告诉妈妈,妈妈一定有办法解决!我相信,孩子听了我这样的话,内心肯定是安全的、踏实的。这样尽管老师再说什么话,他也能接受了。后来,我还跟他们班的老师说:“最近我儿子有点小情绪,没事儿多表扬表扬他呗!”不久,从儿子口中又听到“我喜欢老师”这样的话了,这件事情就这么解决了。
其实,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在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生活照顾比较多,比方说:穿衣、吃饭、喝水、上厕所等等,老师像父母一样照顾孩子,并参加到孩子们的各项活动之中。幼儿园老师和孩子之间形成了一种亲情关系,在孩子眼里,老师就像妈妈,孩子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甚至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乐意与老师分享。幼儿园的学习活动对孩子的要求比较简单,不需要作业书写,孩子的学习活动非常轻松、愉快。而进入小学就不一样了,小学老师由于要完成教学任务,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的机会较少,老师与学生的交往,也主要在课堂上,师生个别接触的时间很少,新入学的孩子就可能会感到这种新的师生关系有些不能接受,甚至感到生疏和压抑。
总之,孩子进入小学后,与在幼儿园朝夕相处的同伴分离,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很多同学都不认识,这就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朋友,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同。幼儿期的自由、活泼、轻松的学习环境转换成为分科学习、有作业、受老师支配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如果孩子不能很快适应,那么就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学习障碍。小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他们的内心也很单纯,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做父母的不能跟着孩子一辈子,更不能一直替他们扫清障碍,这就需要父母引导孩子如何正确的思考,如何适应不同环境下带给他们的不良影响。聪明的办法就是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让孩子鼓起勇气面对困难。只有这样,孩子才有可能在离开父母之后,一个人迎接风浪,勇往直前。因此,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做好幼小衔接的关键。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