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正确理解课程整合,全面实施科学教学--作者:姜蛟   何庆海

正确理解课程整合,全面实施科学教学--作者:姜蛟   何庆海
                        湖南省保靖县清水坪学校    姜  蛟   416504
                        湖南省保靖县迁陵小学      何庆海   416500
    一、课程整合存在的误区
    在课程整合的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缺乏一个深入的理解,认为课程整合只是简单的在学科教学中插入其它学科的一些教学内容或是教学媒体。例如:在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就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了。这仅仅只是形式上单一整合,并没有深入探索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以至于课程整合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相辅相成,共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作用。
    二、对课程整合的诠释
    课程整合应该是立足于本学科,努力寻找本学科与其它
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和融合,使各学科之间互助互动、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全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譬如,我们现在的学科知识最初都源于哲学,哲学的各分支不断演化为现在的各类学科,因此各学科之间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各学科除了单纯的传承各自的学科知识外应该还有一个共同的任务,那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学科学在课程整合环境下的教学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学科知识。因此,小学科学在课程整合中就有它独特的优势。小学科学课教学提倡“探究式教学”。它的一般程序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这就是各学科协同教育所采用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办法。我们在科学课教学中,学生用这种方式来探究科学知识同样可以拓展延伸到其它学科的学习,这就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探究式教学中的“猜想与假设”、“验证假设”不就是数学中的应用题解答方法?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最终得出结论,这不就是一篇实实在在的作文吗?这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时候没有背负强大的“分数”压力,同时又得到了其它学科需要的而又难以实施的体验和锻炼。
  在长期的科学课教学中,我紧扣教材、抓住契机,除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知识外,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每一次实验教学中,我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单一去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去分析我们要解决的那个问题的各种条件,然后去假设这些条件如果都成立的话,我们应该如何精心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我们的假设。然后,让学生去做他们设计的各种各样的实验,认真的观察记录实验的现象和数据。最后引导学生对实验的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感觉到每一个科学知识点都是他们自己“发现”的,他们就象一个个小小的科学家。每一份实验记录,我让学生最终都整理成一篇小小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是他们自己亲身的经历,不能不说是一篇实实在在的小作文。
在长期的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我想方设法将学生动手、动眼、动口、动脑有机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有力地提升。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