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顺县毛坝乡九年制学校 416716
课堂教学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思维方法以及提高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教师“施教之初,贵在引导”。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启发式教学思维为指导,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目的。本文就此问题谈一谈自己粗浅的体会。
一 、以知识点为载体,全面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以培养提高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
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数学的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贮存和应用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思维训练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数学教学中特别该注意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启发、诱导,尽量使学生自己通过积极思考,去发现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熟练掌握教学中一些常见的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在优化课堂结构方面,更应是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对那些概念、理论性的课题,应采用探究讲授的教学方式,对练习型或应用题型,应采用探究讨论或自学讨论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教学意识。
二、创设愉悦情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心理角度来看,兴趣和爱好都是以情感为动力的心理因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产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知识的迫切心理是直接影响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内部动力。因此教学一定要有学生的积 极参与,要有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要帮助学生学会思考数学问题。由此可见,上好一节数学课,应是师生默契的配合,共同创造的结果。通过教师的动机,同时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一种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使他们在课堂上能从不同角度积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鼓励探索,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讲授的是应试教学,在当前的好多学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教师只管主讲,学生只管主听。因为结论是事先告知的,练习只需复制。追求的是“熟能生巧”、“题海战术”,这是好多数学老师常见的、常犯的教学误区。有时只凭课堂上的单纯讲授是不成功的,学生的所得只是机械的模仿,而为什么要这样解,及解题思路是如何想出来的,这是学生所急于得到的。“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正是说明了这一问题。所以我们应适度引申教材,采用一题多变。对于不同类型的问题要注意分析其多样化。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做到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灵活应用数学的能力,并且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发现,猜想,探索,验证等思维运动过程中受到不同层次的思维训练,真正体验到成功者的喜悦与满足。
四、认真教学,提高学生学业 成绩,树立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
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的生命线,学生学习 成绩好,学生才信你才服你,也才崇拜你。教师除了钻教材,多学习业务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认真教学,把教学落实到每一节课上,向课堂要效率、要质量,向45分钟要成绩。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关键是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数学教学方法概括起来就一句话:展开讲,重点练。每堂课给学生讲清楚本节的重要知识点和重点问题,让学生明确。多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避免数学教学的枯燥无味,使学生愿意听,愿意学,学生的成绩才会好。重点练,对于重点问题,不但反复讲,帮学生理解,而且反复练,做到节节课都掌握巩固。重要知识、重点问题,要求学生背记,要理解,还要学会变化运用到实际中去。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粗浅的体会,请同仁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