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让我们的课堂书声琅琅--作者:施立娜

让我们的课堂书声琅琅--作者:施立娜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融侨分校   710065
开学前两周,孩子们的朗读情况很不乐观。许多同学不愿意出声音,或声音卡在嗓子眼里,听起来嗡嗡嗡的,我形象地称他们为一群“小蜜蜂”。要么就是面无表情地念课文。看着他们的样子,我心里很着急。于是开始规定,读书必须出声音,可我的规定只对一部分人起了作用,而且是短暂的作用。我向数学老师、英语老师询问孩子们以前的读书情况。她们都说以前早读时、课堂上读书的声音很整齐,很洪亮。同时,她们也发现升入三年级后,孩子们不愿意张嘴了,读书似乎没激情了。英语老师还说,她发现她所执教的三年级三个班的学生今年都出现这样的情况。难道是孩子们长大了,害羞了?在请教了低、中、高段的语文老师后,我发现学生的朗读兴趣随年级的增长逐年下降,这和学生的年龄变化有一定关系,但是更主要的是老师本身是否重视朗读,有没有采取有效的手段持续性地保护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我觉得,如果缺少了师生们的朗朗书声,语文课便失去了韵味,显得单调枯燥。于是,我开始朗读教学的探究。根据我的理解,朗朗书声包涵两层意思,一是学生爱读,每次朗读都满怀深情与渴望,二是会读,能读出文本的韵味、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情感。
如何引起学生的朗读欲望、激起他们的朗读兴趣呢?我的一点探索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答这个问题。一学期来,我使用了以下策略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一、营造人人爱朗读的良好氛围
为了给孩子树立榜样,我利用课间、上课前、放学后等时间尽可能地在学生面前大声朗读,从语文课本到《古诗词经典诵读》,从《中华诵》到《蓝鲸的眼睛》,读得抑扬顿挫、自得其乐。同时引得孩子们竞相模仿。
同时我还特别注意培养家长的朗读兴趣。十月份的家长会上,我把本班存在的朗读中的问题告诉了家长,并提出亲子共读的建议。孩子读,家长评,家长读,孩子评。通过一读一评指出孩子的不足,表扬孩子的进步,让孩子也当一回父母的老师,和孩子共同进入朗读的世界。每天15-20分钟,长期坚持,一定会有成效。可以读课本上的内容,也可以读孩子自己喜欢的书中的内容。两个星期后,我在学生中调查,谁家采用了这个建议,结果有二十几个孩子。我在班里大力表扬了这些孩子,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并鼓励其他孩子参与进来。又过了一段时间,有家长主动打来电话,说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了,竟主动找她一起读书。我想,如果能坚持下来,良好的朗读习惯一定会形成,朗读能力一定会提高。
 
二、采用多种方法鼓励孩子参与朗读
为了使孩子爱上朗读,我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爱表现的特点,和教学进度紧密结合,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班级朗读活动。
(一)在比赛中激发兴趣
利用早读时间或语文课进行朗读比赛。谁读得好,就得红花(争夺红花是班上的长效激励机制),先请一个平时读书能做到声音洪亮且很有感情的孩子读,然后问孩子们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能得几朵小红花(一次最多两朵)。我说:“那请你也向他这样读,老师会在教室里巡视检查,听到谁读得好,就会给谁贴红花。”你觉得你比他读得好,就来向他挑战,看谁能得两面红旗。果真,孩子们的兴致被调动起来了,读得有模有样的。好多孩子都得到了小红花。后来,我还选择了班里几个朗读较好的孩子作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超越的目标。所有学生都可以向他们发起挑战,自选评委,挑战胜利一次,由评委奖励一朵小红花。学生的朗读热情空前高涨。课件也常常可以听到朗朗的读书声。
其实有时候,合理的激励机制比苦口婆心地讲方法效果好得多。
    (二)让孩子感受成功的喜悦
我还经常利用平时讲读课文的点滴时间鼓励孩子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稍有进步和亮点便大张旗鼓地进行表扬,对于进步特别大或朗读效果特别好的,不但当时进行口头表扬,还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同时将结果通过班级QQ群面对全班家长予以表扬,让孩子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的朗读兴趣产生了,如何提高朗读水平的问题又摆在了我面前。我同样采用了两个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标注符号,给课文建立“路标”
小学生年龄小,即便理解了课文,要求他们像成年人那样读出文章的节奏和韵味仍然非常困难,往往是该停顿的时候一带而过,该连读的时候一字一顿,该重读的时候轻如鸿毛,该上扬的时候心平气和,该戛然而止的时候余音袅袅。于是,在理解了课文内容,把握了感情基调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在课文中标注符号,作为朗读时的参考,如用在句子下面画直线的方法将需要连读的部分划在一起,用在重点字词下加点的方法提醒孩子们重读,用分别在句子后面向上或向下划箭头的方法来表示语调的高昂与下降。
待学生掌握方法后,我每教一个单元就从中挑选一篇或感情充沛或朗读难度较大的课文做例子,指导学生跟随老师进行标注并反复倾听老师的朗读或课件中的范读,然后让学生一遍遍练习朗读。如此训练几次,孩子们大都能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进行朗读了。
 
二、邀请名师指导,提高朗读技巧
本学期我还特别邀请了外校一位特别擅长朗读的教师朋友,不定期进行指导。我们经过认真讨论,每次指导都选取一段孩子们喜欢的课外阅读材料,如《小雨点》、《游子吟》等,先绘声绘色地美读给学生听,然后带领学生理解内容,再逐句逐字讲解其朗读方法,并举一反三,从特殊到一般地将反问句、疑问句、感叹句、重点词等语素的处理方法教给孩子们,并鼓励孩子当堂进行反复模仿练习。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的朗读水平不但有了较大进步,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也随之水涨船高。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