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课堂建设思考--作者:康志学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课堂建设思考--作者:康志学
                                      贵州省盘县淤泥乡米妥小学              553523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也在不断的创新,希望可以达到新课程的要求,让学生全面地吸收数学知识。分层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逐步提升知识水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是非常合理的,有利于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升。本文也对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进行了分析,主要从课前引导、课堂教学和学习目标的设置这三方面开展分层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课堂建设
 
    分层教学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智力、成绩和学习能力进行分层,然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工作。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时非常合理的,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课前引导要分层
    小学生的兴趣爱好都不相同,擅长的知识也不同,所以教师可以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否则就会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1],部分学生也无法消化新知识。有些教师提出异议,他们认为课堂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教师没有那么多时间进行分层教学,更不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做课前引导,那么如何做好分层引导教学呢?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分层次的预习引导,以“加法和减法”为例,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所欠缺,他们比较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理解加法和减肥的意义。比如说有个水果摊的左边有13个苹果,右边有9个苹果,让学生回答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学生从这个情境中就了解了“加”的含义,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直接询问他们13加9等于多少,通过这个数学等式学生就可以知道“加”的含义。多媒体具有声色效果强和教学资源丰富等优点,教师可以利用它开展分层预习引导工作,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为课堂学习打好基础。
二、课堂教学要分层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存在差异,如果教师采用统一的模式进行引导,有些学生就无法及时跟上教师的节奏,不能独自消化教师讲授的内容。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应采用多层次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接着以“加法和减法”为例,如果教师直接告知学生加法就是同一个单位的数值才能加在一起进行运算,可能只有少数学生能够理解这句话,他们能够知道同一个单位就是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如果个位不足可以从十位找补。很多学生表示不能理解,教师可以利用火柴棒进行演示,一边是一根火柴,另一边是由10根火柴绑在一起的一捆火柴,然后教师询问学生火柴的总数是2吗?学生回答说不是,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应该如何正确计算,学生认为要把一捆火柴分成10根单独的火柴棒,这样就是10+1=11(根)。因为只能在同一个单位进行运算,所以要把大单位化成小单位。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理解对位的含义,学生通过上述题目的思考就能知道0和1都属于个位,所以可以加在一起,而10当中的1表示十位数,所以不能和其他数字相加。这种教学方式就是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习支架,让学生在支架上探索数学知识,从而降低学习难度[2]
三、学习目标要分层
学生的能力层次不同,能够掌握的知识也就不同。比如说有些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弱,学习基础较差,他们就只能掌握基础知识;而思维活跃、基础扎实的学生就可以深入探索知识,拓宽知识的深度,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不同的引导[3]。再次以“加法和减法”为例,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的时候,可以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提高问题的难度,比如:46+67+34=( ),102+134+118=( )。这两道题有一个共同点,只要把数字调换一下顺序题目就可以被简化,基础较好的学生就很容易发现其中的端倪,并通过练习学会寻找最简的计算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优化学习效率。小学生的学习层次不同,学习需求也存在差异,如果教师进行统一引导,就很难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教师应该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明确努力方向。
四、结语
    分层教学不是说在某个方面给予学生分层指导,而是在每一个环节进行分层引导。教师要采用最合理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并通过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分层教学法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如果学生已经超越了当前层次,就要及时调整学生的层次,以便让学生得到最好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陈亚军.小学数学分组分层教学模式实践探析[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 2016,11(35):20-21.
[2] 魏双双.差异理念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6,23(10):18-19.
[3] 金凌霖.遵循个性差异——小学数学分组分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17(06):100-101.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