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作者:向汝学

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作者:向汝学
四川省平昌县岳家小学       636429
摘要:阅读教学应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的能力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是素质教育的实质。注重引导,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兴趣,所有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去体验的乐趣;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要善于分析并赏识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独到见解,让学生学习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地发展,在自主阅读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阅读;教学;引导;自主  
阅读教学应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如何让教师由阅读教学中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学习的主人,这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的能力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是素质教育的实质,也是新课标的要求。
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兴趣
教师充分利用小学阅读教学的教材,借助学生自身的社会阅历与生活体验和感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枯燥无味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而被动的,如果能够主观发现问题,往往会兴趣盎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阅读体验的乐趣。比如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我在上《我要的是葫芦》时,课件展示细长的葫芦藤,可爱的冰葫芦,雪白的小花,以及和葫芦有关系的根、藤;我们给葫芦施肥浇水后,养料被根吸收,通过藤,送到叶子,叶子被阳光照射后,把养料加工成葫芦生长需要的营养,这样葫芦就慢慢地长大了。小学生天生好奇,再加上生动的影像效果,兴趣自然很高,这时教师投放葫芦叶子中间有了蚜虫的画面,一只只蚜虫是那么开心地啃吃叶子,聪明的学生一定想到了,为什么可爱的小葫芦没长大就掉了呢?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寻找答案,得出结论:叶子生了蚜虫,蚜虫吃掉了葫芦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没有了养料,葫芦就慢慢地落了。学生在生动的画面中有了自主学习的兴趣,乐于发现问题,并从中体验到了探索问题的乐趣。教师精心组织,成功地引导学生发现了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我们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草船借箭》教学时,我提出:学了这篇课文,看哪位同学能提出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学生们纷纷举手,有一位学生说:“为什么诸葛亮会比周瑜高明?”显然,这问题闪现着思维的火花。于是,我要求大家主动去找答案,可以小组讨论,不管对、错,只要动脑且勇于回答就行,我将学生回答的正确答案写到黑板上,错了也不批评的“赏识教学法”,“一石激起千层浪”,正确答案很快被学生七嘴八舌找齐了:诸葛亮的思路和周瑜不一样,周瑜是以常规思维思考,以为箭只能“造”才能得到,而诸葛亮用创造性思维来思考,想到以“借”的方法得到箭,也就是以“借”代“造”的方法智取,即利用天时地利向生性多疑的曹操去“借箭”。课题上的一个“借”,就说明诸葛亮的谋略智慧比周瑜高明得多。改变阅读教学教师提问与学生应答来组织教学的方式,,只有教师善于引导,精心设计,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二、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小学阅读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创造因素,教师可充分利用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理解与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创设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阅读环境,要善于分析并赏识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自己独到见解,让学生学习创造性得到充分地发挥,允许学生有自己独自的看法。把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判断力相结合,努力做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在创造性语言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阅读教学的训练,丰富学生语言。让学生多观察事物和生活,积累表象,儿童表象积累多了,就会促进思维。比如让学生多观察春天,当学生看到柳树发芽,果树开花,太阳的脸红了……自然就会说出有关春天的语句: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粉红的桃花,金黄的油菜花,蜜蜂和蝴蝶在花间飞舞……阅读教学时还要丰富学生想象力。培根说“想象有时比知识更重要。”在阅读中,对课文的情景就能具体理解,并产生丰富的联想,思维活跃,创造力强,通过揭示关键词语,句子,让学生思维活跃。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这样一句话“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教师拓展思维,让学生展开丰富想象: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冰天雪地的大年夜里,躲在墙角下,又冷又饿,缩成一团的样子,让每一个学生做做动作,根据语境,合理地想象,引导学生更深地理解小女孩悲惨的生活和命运。当然,还可利用概括性较强的语句进行想象;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展开想象,还可以结合插图展开想象……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高瞻远瞩,确定学生主体发展意识,把阅读教学的空间交给学生,更好地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吸取有益的东西,不断拓宽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营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地发展,让学生亲力亲为,去探索思考,在自主阅读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