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第二民族中学 416700
摘要:本文首先从统计学的角度通过问卷调查统计了学生对“题海”训练的认知态度,然后分析了“题海”训练的利与弊,最后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题海”训练,模仿能力,熟能生巧,举一反三
“题海”训练,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来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当今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多采用“题海”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解题速度。最近,我在高三和高一学生中各随机抽取100名同学,对有关 “题海”训练的看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待“题海”训练的看法是不一样的,高三学生比高一学生成熟、懂事,为了分数、前途,高三学生比较认可“题海”训练。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辩证看待“题海”训练。
一、“题海”训练的积极作用 目前,高中数学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常通过“题海”训练让学生能够做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的目的,从而在应试过程中取得好的成绩.的确,“题海”训练确实有以下几个积极作用: (1)“题海”训练可以让学生做到熟能生巧
在教学中,有些知识点比较难,短时间很难掌握,但通过对同一类型题目的大量练习,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从而做到以后遇到同类型的题,或者类似的题可以很快的做出、做对. 例如:求 的定义域 解:由题意:9-x²≥0 得:-3≤x≤3 又需满足:lnx有意义 所以:x>0 即定义域为:x∈(0,3] 此题目的主要目的是要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对根式、对数定义域的求法,通过对此类题型的大量练习,学生们可以掌握根式,对数定义域的求法,以及在求多项式时,定义域是需同时满足几个单项式,即是几个单项式的定义域的交集;
(2) “题海”训练可以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许多数学老师不管是在新课的讲解后或者复习的过程中都都采用“题海”训练,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那些题的共性、特点,以便能够自如解决同类型的题.毕竟在高中的考试过程是不会遇到一模一样的试题,只会遇到同类型的试题,否则就是试卷的质量有问题了. 例如:化简: . 解:
这个化简题主要是三角函数的应用,其中主要包括二倍角和辅助角的具体应用,老师在课后对此类题布置一些练习和变形,学生通常经练习,便可以在考试的过程中对三角函数这一类型的题快速的解出,解对,例如涉及二倍角、辅助角、以及正弦、余弦定理等有关三角函数的题都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许多事都有两面性,高中教学中的“题海”训练也一样,有它积极的一面,就少不了它消极的一面.谈过它积极的一面,就免不了再谈论它消极的一面.
二、“题海”训练的消极作用
知识虽然说是学得越多越好,但在学得多的基础上更要注重知识的质量和灵活运用.在“题海”训练取得那些骄人的成绩时,许多老师、家长似乎都忘记了“题海”训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1) 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 本来通过新知识的学习,学生都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点,然而却有一些数学老师美其名说巩固知识、加深印象,给学生布置一系列的作业.学生要是不做,在老师那里又不好交代,做了又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本可以在那些学习时间中学习、掌握更多的新知识. 例:已知A(3,5) ,B(-3,-3) ,求两点间的距离d. 解: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其实这个题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设 ,
则
而有的老师却变着戏法的让学生做此类题:改变两个点的坐标;或者增加一个点,使OA=OB等等.让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花在了这种很容易理解的知识点上面,我相信这不是老师的初衷,也不少学生所希望学到的.
(2) 抹杀学生的学习激情
大量的练习有可能导致学生机械式学习,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目的,这样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有意义的学习.题海训练会让一部分优秀学生讨厌,无休止的重复训练抹杀了他们学习的激情.本来有些知识点就没有掌握,而老师一个个课后作业,一张张模拟试卷铺天盖地的下来,让本来想弄懂没有掌握的知识点的同学都没有时间去弄懂了,这样下来,许多同学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高三复习三角函数的定义时,布置了如下几道题.
(1)已知sin α=,α为第二象限角,求cos α,tan α的值.
(2)已知 ,α为第三象限角,求cos α,tan α的值.
(3)已知 ,α为第四象限角,求sinα,tan α的值.
显然,都是复习一个知识点,只需要一道题就可以达到复习效果。反复做这些题,对学生来讲没有任何意义。 又例如在复习正弦函数的过程中,某同学没有掌握,可他想花时间去理解正弦函数图像及其基本性质,但是老师又布置许多这类型的作业,这位同学发现一个不会做,两个不会做……还没有时间去学,这不仅打击他学习的积极性,也可能导致他破罐子破摔而放弃数学这门功课.
(3) 老师的教学工作很难做到位
一般高中数学老师每天都有两节数学课。一个合格、优秀的数学老师每天都要为自己所要上课的内容做充分准备。特别是高三复习,一般老师,都会印发大量的试卷,让学生深陷“题海”训练。然而“题海”训练带来的不仅仅是学生做不完的习题,还有老师批改不完的作业.有些教师采取学生之间互批互改,或者收上来在作业的末尾批个‘阅’或‘查’,甚至有的教师就不收作业,直接讲解.这样一来,根本就做不到讲解的针对性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教学很难落到实处,何谈提高成绩。
三、“题海”训练在生活中的影响
“题海”训练对学生不仅仅只有在学习上的影响,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的影响. “题海”训练,强迫学生把大量时间都花在了重复训练上,抹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每天超负荷训练,对他们的身心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大量的课后练习和家庭作业,会让学生每天学习、老师批改作业都会到很晚,占用了他们许多的睡眠时间,影响学生第二天的学习和老师的工作.长时间的熬夜还会造成视力下降,生物钟失调.那些做也做不完的作业,让原本锻炼的时间也没有了,缺乏锻炼,身体抵抗力也会下降.最终,得不偿失。
还有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不顾自己子女在学校的学习任务之重,还额外的给孩子报培训班和请家教.这些家长的出发点都是好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按照初衷所想的发展,有些学生在培训中得到提高,有些学生在培训中原地踏步,甚至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反而下降,造成这些结果的往往取决的不是培训老师,而是学生自己是不是想学.在学校各种做不完的作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结果又不是没有,所以在家长报培训班和请家教之后,又不能拒绝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在培训老师或者家教老师的讲课下选择不懂装懂. 每一次高考结束后,总有一部分学生剩下许多没有做完的资料书,其中甚至还有许多新的;还有一部分在考试结束后,做出撕书的举动.其实这些也不能说学生不懂事,是因为在题海战术的长期的压抑之下的情绪的一种释放. 由此可见,“题海”训练在生活中的影响一点都不容小视.
四:改进方法
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救出来,和把老师在绞尽脑汁的出题和无止尽的批改作业中释放出来,需要的是教育制度的改变和老师专业知识的提升.“精题精练”、 “精题精讲” 是防止题海战术最有效的办法. 所谓的“精题”是指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多样性的题,每一道题都有它的特色.如复数复习,我们只需要讲解这样一道例题:已知z是虚数,且 是实数,求证: 是纯虚数
证明:设z=a+bi,a、b为实数,b不为0,
因为 = a+bi+ = a+bi+ = 为实数,所以 =0,又因为b不为0,所以 =1
所以 = 为纯虚数
这道题极具代表性,它包含了复数的+、-、 、 运算,并且还考到了复数的有关概念。所以题不在多,而在精。
而“精练”这样的习题不仅能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效果,还不占用学生太多时间.如果学生所做的每一道题都是老师精心所出的题(例如: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那他们就不会为了那永远都做不完的题而烦心;不会为了交作业而去抄袭;更不用每天加班加点的赶作业……老师的讲解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重要措施,而在“精题精练”后的讲解就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在作业和考试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准确的解题,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五、结束语
“题海”训练一直存在于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它所取得的骄人成绩我们不能否决,而它所带来的的不良影响也是不容小视的.我希望从事教育事业的各位工作者都能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能够使其扬长避短,为学生全面成才、身心健康、长远着想.
参考文献:
[1] 梁运梅 试论“题海”战术和中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广西师范学院 中专部)
[2]邢 云,陈加金,刘俊丽 素质教育理念下“题海”战术再思考(荆楚理工学院师范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