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浅谈表内乘除法概念教学--作者:黄秀艳

浅谈表内乘除法概念教学--作者:黄秀艳
广西靖西市新靖镇那耀小学   533800
摘要:本文研究的表内乘除法概念教学,是针对实际教学总结出来的一种经验,它主要通过概念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各种变式材料,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利用对概念的理解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变抽象为形象,从而使其真正掌握数学概念。
关键词:数学; 概念;意见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cept of multiplication and division teaching form, is aimed at a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summed up.It is mainly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concepts and practices, the use of various types of materials to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concept, The use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to solve the corresponding mathematical problems, change the abstract image, so that it truly grasp the concept of mathematics.
Key words: Mathematics   concept  opinion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数学思维的基本单位。学生对概念掌握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其后继续学习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可见,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现就二年级数学的概念教学谈四点意见:
一、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概念
教学中,我把不易懂的知识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出来,使学生通过直观来理解和掌握概念。如在讲“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我没有先进行新课,而是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先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铅笔,在分的基础上给学生讲清概念。我给一个同学6支铅笔,让他分给3个小朋友,这里分铅笔的“分”,在数学上的计算方法就是除法,表示符号“——”。分的结果: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2支。这时我向学生强调指出,每个小朋友分的同样多,就叫“平均分”。要想每份分的同样多,必须把要分的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一个一个的分,才能分平均。然后我再讲例题。
二、从旧概念引入新概念
在教“有余数的除法”时 ,我先出示:有8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让学生口算。学生很快算出8*4=2(盘)。然后,我把8个苹果的“8”换成“9”,再让学生用实物亲自分一分,分的结果是:有9个苹果,每盘放4个,还剩1个。以此引出新知识。当例题得出结果后,我问学生:“余数和除数相比,哪个大?哪个小?”学生很快答出:“除数大,余数小。”我问:“为什么?”学生答:“因为条件要求4个苹果放一盘,只剩下一个苹果不够放一盘了。如果余数大了,还可以再分,由于不够分,才余下来的,所以余数小,除数大。”这样学生就懂得了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的道理。
三、对相近易混的概念,注意对比、区别在等分除法和包含除法应用题教学中,我出了这样两道应用题:
1、有6根小棒,每3根摆一个三角形,可以摆几个三角形?
2、有6根小棒,摆2个三角形,平均每个三角形用几根小棒?
对以上两题,通过学生亲自分一分,摆一摆,学生体会到:这两种除法的分法不同,包含除法的分法:先从总根数里一次拿三根小棒,两次拿完,可以摆2个三角形。等分除法的分法:先将总根数平均分成2份,一支一支的分,三次分完,每个三角形就用3根小棒。学生实践后知道:等分除法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包含除法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四、加强练习,使概念不断巩固、深化
概念只有在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才能使人们对概念的认识深化,而学生只有将学到的概念运用到与原先的学习情境相似或不同的新的情境,才能证明他们已掌握了概念,教者的作用在于积极为学生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才能使学生在千变万化的问题中应付自如。例如,在教乘法应用题:“学校有6行树,每行5棵,一共有多少棵树?时,学生由于概念不清,错误地认为,5*6=30(棵)和6*5=30(棵)的意义都一样,针对这一问题,我又给学生重复练习,讲清6*5表示的意思是5个6相加、5*6表示的是6个5相加,关键是给学生找出相同的加数。同时,我还不断让学生进行看图编乘法应用题,看乘法算式编应用题等练习。这样,学生学得的数学概念知识在反复练习中,不断得到巩固深化和提高。
总之,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各种变式材料,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学与致用,利用对概念的理解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从而真正掌握数学概念。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