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长毛兔规模养殖成败的关键--作者:江维信

长毛兔规模养殖成败的关键--作者:江维信
                       贵州省盘县草地畜牧业发展中心     553500
    摘要:本文主要是探讨了决定长毛兔规模化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主要从繁殖技术、营养需求和疫病防治技术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长毛兔;规模养殖;关键技术
 
    长期以来,因为兔农没有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饲养水平比较低,经济效益欠佳。为了发挥出养兔业效益高、见效快和投资少的优势,应对长毛兔规模化养殖进行研究,探讨出能够提升长毛兔生产性能的关键技术,以提高农村养兔的经济效益。
一、繁殖技术
1.公兔和母兔的性行为以及生殖器官的发育情况受到脑下垂体前叶的制约,如果缺少必要的营养,公母兔的体质就会变差,雄激素和雌激素也会相应减少,公兔的性欲不强,精子缺少活力就容易形成畸形精子;母兔的卵子发育不正常,就容易导致不孕。因此,对于体质差的公母兔就要采取短期优势措施,并做好种兔繁殖记录,然后合理配种进行繁殖,以防近交退化,影响长毛兔的繁殖数量。
2.同时也要注意把握配种时机,以提高长毛兔的繁殖力。配种也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决定,我国大多处于亚热带地区,气候变化幅度较大,春季对于长毛兔的繁殖力无甚影响,且母兔处于发情期,受胎率较高;夏季长毛兔的繁殖力明显下降,母兔配种受胎难;秋季繁殖力得到回升,但母兔性兴奋下降,配种依然存在困难[1]。由此表明,气温对于长毛兔的繁殖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提高长毛兔的繁殖力,工作人员应对兔舍环境进行改善,做好夏季的隔热设计,并对通风和遮阳条件进行合理控制,保护好兔场的绿化设施。
3.利用良种兔加快改良。一年四胎是正常的繁殖方法,因而兔场的种兔数量也有限,尤其是养兔高潮来临之际,种兔紧缺问题更加突出,无法满足兔农的需求,也限制了养兔业的发展。为了在短期内得到更多的兔仔,可以采取密集养殖或半密集养殖技术,密集养殖就是在母兔生产后就进行配种,这样母兔就无法再哺乳期得到休息,产后身体无法及时恢复,会影响到母兔的健康和兔仔的发育成长,还有可能引发繁殖疾病。半密集繁殖就是给母兔一段时间休息,这样更有利于母兔恢复和兔仔生长发育。此外,兔农还可以引进人工授精和冷冻精液技术,并加强推广,短时间内就可以扩大种兔基因的辐射范围,并有效解决了种源紧张的问题。
二、营养需求
    长毛兔对饲料的条件比较高,对不同饲料的消化情况也不相同。因此,只用一种优质饲料是无法满足长毛兔的营养需求的,只有根据长毛兔的生理特点,再结合饲料资源,按照饲养标准合理搭配饲料(尤其是蛋白质和矿物元素),才能提升长毛兔的生产性能。蛋白质是兔体所需的重要营养成分,兔毛含有90%以上的蛋白质,如果没有提供足够的蛋白质,长毛兔就无法正常发育,产毛量也会有所下降,长毛兔也会因此出现食欲减退和抵抗力降低的情况[2]。但是蛋白质过多也不好,不仅会浪费资源,还会导致机体紊乱。长毛兔对蛋白质的营养需求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有质量也很关键。蛋白质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氨基酸的含量,氨基酸含量不足,再加上剪毛后受到气温的影响,就会严重阻碍长毛兔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幼龄兔仔。另有相关实验表明,母兔的产毛量与氨基酸也有关系,添加适量的氨基酸以后,公母兔的产毛量都明显得到提高。只要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数量充足,饲料能满足囊泡的生长需要,就可以增加毛的密度和直径,从而提高产毛量。怀孕期的母兔如果能得到足够的蛋白质供应,就可以提高产后的活力,促进乳腺发育,还可以增加毛的密度。
三、疫病防治技术
    近年来我国和国外都对长毛兔的疫病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兔巴氏杆菌病、兔瘟、兔魏氏梭菌病等传染病通过注射疫苗都可以杜绝,普通的疾病也都可以治愈。但是消化机能障碍却是一个问题,对长毛兔的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而且病因复杂无法找到确切的原因,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长毛兔消化机能障碍主要是因为胃平滑肌受到刺激,从而引起分泌功能、运动功能和吸收功能障碍。消化道平滑肌对温度特别敏感,体温低它就会收缩,体温高它就会舒展。而温度的改变会引起平滑肌收缩,冷刺激还会引起内脏平滑肌的收缩,导致胃液分泌过少,并伴有胃酸过少,蛋白酶的活性因此减少,吸收机能障碍由此产生[3]。此外,高能量低纤维的粮食也是引发消化机能障碍的因素,这种粮食会加剧肠管发酵产气,从而改变盲肠的环境,导致大肠微生物菌丛失调,促进肠胃蠕动而导致腹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长毛兔规模化养殖的效益,就要加强繁殖技术的研究,合理搭配饲料、为长毛兔创造良好的气候环境,减少环境对它们繁殖的影响,从而降低长毛兔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提升养殖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朱振修,公海波,公海涛,等.提高长毛兔养殖效益的关键技术措施[J].生产指导,2014,34(04):192—194.
[2] 谭小平.长毛兔规模化饲养配套技术探讨[J].畜牧市场,2014,17(08):96—97.
[3] 李维聪.树立现代养殖理念是规模养殖场成败的关键[J].牧业论坛,2014,11(02):13-14.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