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论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生产控制--作者:邹崇

论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生产控制--作者:邹崇
                         贵州盘县胜境街道办综合服务中心      553500
 
摘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一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因为农产品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前农村地区的土地、水资源、空气等多种生产资料受到当地工业生产的污染,此外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农村生活污染等都会对农产品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分析了各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有效控制农产品生产安全的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控制
农产品是人们日常饮食的来源,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可以看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高速的发展,第二产业工业取得巨大进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自然环境的污染破坏是比较严重的,很多地方的生产资料如土地、水资源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进而会影响到土地里生长的农作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当前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人们对于食物的要求不再只是吃得饱,还要保证自己能够吃得好、吃得安全。这就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可以这么说,不有效解决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就无法保证农业的长远发展。
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快速发展的工业会带来大量污染,其次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化肥、农药等都会对农产品的质量产生深远影响。农村地区往往进行畜禽养殖,这个过程也会对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起到不利作用。
一、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及分析
1.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业生产过程中一般使用两种肥料,即农家肥和化肥,由于农家肥数量较小,而且对农作物的成长起效慢,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大都采用化肥。化肥的元素结构相对单一。相关研究显示,化肥中的重金属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从化肥的原料开采到加工生产,总是给化肥带进一些重金属元素或有毒物质,其中以磷肥为主。中国施用的化肥中,磷肥约占20%,磷肥的生产原料为磷矿石,它含有大量有害元素,同时磷矿石的加工过程还会带进其它重金属。另外,利用废酸生产的磷肥中还会带有三氯乙醛,对作物造成毒害。研究表明,无论是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还是石灰性土壤,长期施用化肥还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比如,长期施用硝酸铵、磷酸铵、复合肥,就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的大幅上升,这些重金属对生长其中的植物将产生直接影响。此外化肥的大量使用还会对土地质量产生影响,使得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下降,这也会对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带来负面作用。
2.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为了保证农产品的丰收,很多农民会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使用大量农药。农药广义的定义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和有害生物代谢、生长过程的化学合成物,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产物及应用生物技术产生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狭义上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保障植物和农作物的成长,针对作物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施用的杀虫、杀菌的一类药物。一般特指在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除草的药剂。农药会对植物以及周围环境产生直接污染,当农药流失到环境中就会发生蒸发、蒸腾,然后飘散到大气之中,飘动的农药会被空气中的尘埃吸附住,在随风扩散的过程中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大气中的农药会进一步通过降雨流入水里,进而对水环境产生污染,对人、畜,特别是水生生物(如鱼、虾)造成危害。其中流失到土壤中的农药会对土地直接造成污染,对土地中的作物也会产生一定的污染,还会造成土壤板结。
3.农业生产过程中受到畜禽养殖污染。很多农村在种植业以外还会开展畜禽养殖业,一般来讲农村畜禽养殖业主要集中在养猪、养鸡鸭、养羊等种类上,当前很多地区出现了规模化养猪和零散养鸡鸭大棚,这也是对当地土地、水资源产生污染的主要因素。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相关研究显示部分区域流域的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已经受到严重污染。由于农产品的生长需要土地、水资源,因此当农村的土地、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对农产品的影响是直接的。这也是当前我国农产品中存在较大污染的一个原因。
4.农业生产过程中受到农村生活污染。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染源主要是城乡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目前,农村居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生活方式并没有随之发生变化,还是按照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水大都是直接倒在房前屋后,这种排放污水的方式,不但使污水横流,影响村容,而且污水长期渗入地下,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造成农村地下水水质恶化。大多数农村的简易自来水或手压机井直接取用不经任何处理的地下水为饮用水,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由于农村的特殊性,一般没有固定的污水排放口,排放比较分散,其污水的水质、水量、排水方式有自身特点。很多农村尚无排水系统,雨水和污水均沿道路边沟或路面排至就近水体。有排水系统和管道的地区,除小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村镇实行雨污分流制系统外,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是合流制排水系统。这些情况使得农村的土地、水源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5.农业生产过程中受到工业污染。自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这些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效益较差、能耗较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并且技术含量低,尤以造纸、纺织、非金属矿制品、化工及食品加工业为主。 据了解,造纸业的污水排放最占总排放量的44.9%。再加上乡镇企业布局分散,规模小和经营粗放,且环保意识差,每年都有大量的生产垃圾和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向河流或沟渠,严重污染其周边地区的水环境。杂乱堆放的工业固体废物又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了二次污染。部分工矿企业开采矿产资源,具有地表开采和地下挖掘两重性,地表露采不仅占用了土地,破坏地表生物的栖息地,而且废弃尾矿等还占用土地,造成原下垫面性质的变化,地表尾矿废物的占用,在降水作用下,表面有害物随径流流入水体,造成河流和土壤污染。
二、针对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
1.利用教育培训资源对农民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教育。农民是农产品的直接生产者,因此他们的专业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基于此,要在农村地区充分利用教育培训资源对农民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引导农民采取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引导农民采用科学措施避免生产过程中对农产品的污染和破坏。鼓励农民学习最新的生产技术,促使农民科学使用肥料、农药,在有效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的同时避免了对农产品的污染。
2.对农村生产环境进行科学控制。农村是农产品进行生产的基地,因此要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就业从源头上对农村的环境进行改善和控制。要根据当地的具体环境制定有效的产地环境管理规范以及污染防治措施,对于向河水、土地中大量排放工业废物、农村居民生活废物的行为进行惩罚,从而减小对农村生产资料的污染。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管理力度,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规划优质农产品。此外还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各种生长调节剂的使用管理,设置专门人员对农村地区的农药、化肥等使用过程进行严格监督管理,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使用农药、化肥的行为进行纠正和整改,务必保证当地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等生产资料不受污染。
3. 加强对农产品安全质量的监管力度。首先要从源头上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专项治理力度,尤其是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的农药、化肥等的使用监管的力度,在农民中间进行科学生产知识教育,引导和教育农产品生产者根据具体需要科学地用农药和化肥。还要加大对农业行政执法的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对农药、化肥等主要农用生产资料市场进行全面科学的检查,对于市场上存在的生产销售各种伪劣农药、化肥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保证农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和规范性,确保农产品投入品的质量安全。三是开展综合性农业行政执法,对农业投入品销售过程进行全面监管,加强对农产品的安全质量检查力度,对违法违规销售国家禁止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业投入品进行严厉打击。加强对当地各种污染的控制力度,保证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到的各种生产资料的绿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产品具有良好的质量和安全。需要注意的是,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农业完成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刚,张晓林. 农民合作社的规模、治理机制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基于集体行动理论的视角[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05):926-931.
[2]钟真,陈淑芬. 生产成本、规模经济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基于生鲜乳质量安全的规模经济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14,(01):49-61.
[3]张蓓,黄志平,杨炳成. 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质量安全控制意愿实证分析——基于广东省214家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调查数据[J]. 中国农村经济,2014,(01):62-75.
[4]郭洁,刘维忠. 影响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行为因素分析——以北疆设施生产者调查为例[J]. 南方农村,2013,(02):54-58+66.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