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靖西市新靖中心小学 533800
计算始终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其内容占小学数学知识的二份之一,可见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数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抓好计算教学,才能提高数学的课堂效率。
一、经常进行口算训练
口算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每个学生都应具备较强的口算能力。掌握口算的算理、算法是口算能力培养的前提。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表内乘法和除法。每节课用3-5分钟进行口算训练,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教师训练的数量和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这样不但不会影响到上课的内容,相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强化训练内容与措施
1、加强记忆性训练,促使学生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速度依赖于学生对一些知识的识记,当在计算中遇到时,则可信手拈来,就会算得又对又快。作为教师,要使学生能自觉地记有关知识,不能强压,要让学生乐意记这些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记得轻松、牢固。
2、加强纠错训练,深化理解算理。教学完后,学生可能会对算理理解不透彻,法则不熟练,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关注学生在计算中易犯的错误,在这些易错的地方花大力气,板书出这些典型的错误,让学生观察、讨论,分析错误原因并改正,彻底消灭这些错误。
3、加强对比训练,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有些计算学生容易混淆,为了防止类似错误的发生,在训练时,除了强化计算方法外,还要把它们对比一起进行练习,能有效防止这类错误的发生。
4、加强优化算法的训练。鼓励算法多样化,并不是允许学生的思维可以一直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应有使他们的算法达到最优化,教师应板书出来,让学生对解题方法进行反思、总结、比较、自我调节,形成自我的内需,迫切需要将算法进行最优化。
5、加强验算的训练。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验算这环节,经常训练学生各种验算方法。验算习惯的养成能够有效的保证计算的正确率,即使学生具备了比较强的口算和笔算能力,也依然要靠验算来确保计算正确。这样做,不仅确保计算的正确,而且对学生逐步养成严谨、认真、踏实的学风,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变换训练方式
单调枯燥的训练,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易让学生反感 。因此,教师必须采用形式多样的训练方式,如可采用争夺红旗、游戏、竞赛等学生喜爱的生动活泼的训练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和兴趣性,让他们收到满意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使他们种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他们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利用知识迁移明白算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