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初中数学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周廷学

初中数学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周廷学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郎岱镇第一中学  553405
 
    [摘要]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教学活动大都是由教师来组织,学生往往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学生的情感得不到体验,意志得不到磨练,学习数学的激情就不高。新形式下数学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情感的投入,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式学习。
    [关键词] 初中数学;情感教育;能力;培养
    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失败,不仅受到认识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情感因素时时渗透在教学环节中,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为数学教师特别是男老师我时时要求自己不仅要有渊博的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有高超的理解力,善于打开情感之门去接纳、呵护每一位学生,做每一位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常言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教育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情感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与智力因素同等重要的地位。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情感教育是现代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和核心内容,它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开发学生身心潜能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情感教育在教学中不可小视。
    二、老师必须走近学生,了解学生
    我国著名特级教师马明说过:“不了解学生的教学 ,本质是不是真正的教学。”深入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应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潜能特征等诸多方面出发,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这一点我觉得自己做得挺用心的,我在农村中学,生活圈子以学校为主,上课下课都跟学生们打成一片儿,我常常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跟孩子们交流,跟他们一起跑跑步打打球吃吃饭,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们很愿意打开心菲主动的跟我交流,我能较好的明白学生们的真实想法。尽管他们的有些想法略显幼稚,但我们不能以成人的观点来强迫他们,以他们的心路历程来看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学生,学生们就跟我亦师亦友了。走近学生,与学生关系融恰,学生对我有了亲近感,就更愿意上我的数学课了。事实证明,数学学得好的学生跟数学老师关系都比较好,而数学成绩比较不好的学生往往很怕数学老师。这就是古人说的“亲其师,信其道 ”吧。
    三、把握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
    教师上课的情绪是很容易感染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喜、怒、哀、乐,我们教师也是平常人,也人有不顺心的时候,此时,做老师的要学生控制情绪,因为课堂上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当教师面带微笑走进课堂,怀着高兴的心情来组织课堂教学,我相信学生们是很容易被这种快乐情绪感染,会觉得今天特别好,今天的老师特别美丽,而倍感亲切。真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心情好,思维就活跃,听课效率一定高。
记得有一次我们班上有位同学因家庭经济受损心情不好,上课情绪不好注意力很不集中,我发现了他的不对劲,很真诚的给他送去一个鼓舞的微笑,他马上振作起来,跟着我上课的思维走了。还有一次我在下课休息期中无意间听见隔壁班的几个学生在走廊上聊天说自己的数学老师是不是昨天被老婆修理了,上课时老板着一张脸,搞得大家都没心情听课。由此可见老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大。
    四、情感教育通过数学教师在课堂中渗透
  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作为主要的非认知因素,制导着认知学习。实践证明,良好的情感可推动人趋向学习目标,激发想象力,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则会压抑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于情感教育具有非理性、非逻辑的特点,其教育方式也是没有模式化的,应以渗透为主。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自己对数学的情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教师应热爱自己的学科,应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并有发自内心的对数学的感情和思维,把讲数学课当成是一种享受,那么对于你的学生而言,很自然的也会去爱数学,把听你的数学课当成一种享受。换言之,如果数学教师本身就不热爱数学,又没有严谨的教学态度,那么在他的教学过程中也就不可能培养出学生学习数学、热爱数学的情感。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老师我们要热爱工作,热爱学生。一个好的老师一站到讲台前就要调动自己的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过程中要懂得言语传情,情态传情.用自己健康向上的教学激情来感染学生。平时我们除了关注学生的智力水平,还要重视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信念、态度、和情绪,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学习乐趣。因为现实中确实有些学生因自身素质原因,从不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上数学课相当被动。像这一类型的学生我们作为老师一定要加以引导,在眼神上多给予关注,在提问上多给予鼓励,在作业布置批改上多给予肯定。对待这些学生我课前会精心设计数学问题,课上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让他们的情绪受到我的感染,思路跟着我走,时机成熟水到渠成,一提问他们就不会抗拒了。实践证明情感注入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利用情感对认知的制导作用,我们在课堂上渗透情感,学生很容易受到感染,学生一但受感染就很容易产生为达到目标而迫切学习的心理倾向,这时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就常常表现得异常好。
    总之,数学教学只有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自然渗透,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真正得到不同的发展。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