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郎岱镇第一中学 553405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先采用爱心感化学生,用真情投入到授课中,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不断地激励,树立学生学习数学信心,使每一位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需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爱心;发倔;教学方法;有效性;激励。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场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充满巨大的活力,是我们所有数学教师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下面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浅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用爱心催动学生的求知欲,感化学生的学习兴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奥秘就是热爱学生。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手段,是进行教育的 “催化剂”。教师应把握时机,怀着真诚的爱心,从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学生,真诚地信任、尊重、教育学生,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应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深入每一节课堂,悉心研究每一位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适当帮助学生调节心理,调整学习状态,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数学课堂教学,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2014年秋我担任七年级的一个班级:1401班,该班的学生都是从各小学中新升上来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他(她)们在小学中早已适应了各自科任教师的教法,因此对我的教学方法还不太适应,有的甚至出现了抵触的心理,为了能得到学生一致的认可,我不仅在生活上关心他(她)们,同时还在学习上尽量利用第八节课、晚自习前和晚修后等时间辅导他(她)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学生逐渐理解了我的一片苦心,师生间的距离逐渐缩短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致也逐渐高涨了。因此,教师应该热爱每个学生,用爱心去感化他们,课堂中学生最想得到的是老师的肯定,而不是挖苦和讽刺,只有不段地给予学生肯定、鼓励,才能让师生距离缩短,使学生从内心上接受你,认可你,从而才能使学生对你所教学科感兴趣,才能更好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吃透教材,发倔教材,优化教材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因此,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取而代之的是吃透教材,然后根据实际发倔教材,重新优化教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好更牢。
比如我在讲“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一内容时,我联想到了学生宿舍楼前的花带,由部分学生为走“捷径”而踩踏出的一条“路”。我先把学生带到这条“路”前,然后问:“如果是你,你会走吗?为什么?”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很感兴趣,涌跃发言,积极探索,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不仅完成了本节课的知识学习,更得到了一次爱护花草、遵纪守法的思想洗礼。我们只有把教材研究透彻了,才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突破课本的框框,将教材的主要精髓传授于学生,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灵活化
新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研究能力、攻关能力;提倡相互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发挥合作精神;在自主学习和合作研究中探究问题,寻找结论,从而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由于课本知识结构的不同,学生素质的差异,因而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事半攻倍的效果。
比如在讲立体图形与视图时,三视图是学生较难理解的一个内容,此时可用讲台上的长方体粉笔盒子、课桌上的课本等来摆放,然后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对比、观察,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此外,我还充分利用草图大师软件Google SketchUp Pro Installer, Version 8.0,制作了多种几何图形,然后在课堂上通过软件的多种不同功能,充分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三视图的理解不是停留在知识的表面,而是真正理解了它的内涵所在。在教学活动中只要我们注意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佳化。
四、激励教学
在教育心理学中,激励是指通过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激励的本质就是激发人的动机。在课堂教学中,激励是指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创设一定的条件,通过表扬、鼓励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科学的激励手段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出色地完成既定目标。农村学生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其中绝大多数学生对数学这门功课感觉学习困难,缺乏起码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但是,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数学教育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要促使学生重视数学课的学习,教条的说教或冰冷的批评是不可取的;相反,通过不断地激励,潜移默化地引导其喜欢数学课,使每一位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需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是一个最有效的好办法。
比如,我在本学期接任的1501班中,有一位男生原来数学成绩很差,特别是计算能力特差,第一次数学检测他是全班倒数第五位。我平时上课看见该同学上课认真听讲,认真作笔记,就经常叫他到黑板上来演算,答对问题我就大力表扬,错了我不但不批评,反而耐心指导,加以鼓励。在我的不断激励下,他逐渐对数学课有了兴趣,学习数学更加认真、努力了。如今,他的数学成绩已得到了很大的长进,在全班属于中等成绩。这就是教师激励的魅力所在,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消极学习转变为积极学习。激励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将对学生的人生历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常汝吉.《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出版社.2003.
[2]黄根发.《中学数学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2009
[3]王德军.《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 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4]赵光千.《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 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5]马复.《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
|